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聯同天主教團體及中大學生會,響應「城市維護生命,城市反對死刑」世界日,呼籲全球各地廢除死刑。新聞稿如下:
在1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學生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以及天主教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石硤尾聖方濟各堂和將軍澳聖安德肋堂,於晚上六時至午夜十二時之間,擇一時間把建築物的燈光點亮。或許它們的燈光不及維園兩旁璀璨的燈飾閃亮,但它們卻能點亮別人的生命,讓更多人思考生命的寶貴,死刑的殘酷和不人道。
「城市維護生命,城市反對死刑」(Cities for Life.Cities without Death Penalty)世界日是一個重要的活動,它創造了地方與地方之間行政機構的連繫─―議會和民間團體──至令他們共同提供和促進人權,把世界連繫成一個網絡,以燈光燃亮生命,不斷向世界重申:應廢除死刑!這個運動由羅馬天主教平信徒團體-「聖艾智德團體」(The Community of Sant Egidio),聯同「世界反對死刑聯盟」,在2002年開始倡議。團體因早在1993年與一位美國的年青死囚Dominique Green(1974-2004)的相識而涉足反對死刑的運動。定於每年的11月30日,是以紀念1786年這天第一個廢除死刑的歐洲國家,直至世界能全面廢除死刑為。現時,全球有80多個國家、60多個首都城市、超過1300個城市,響應號召,在日落後把市內重要的建築物或地標(如巴塞隆拿聖家堂、羅馬圓形競技場)點亮,共譜對生命的尊重!
死刑違反生存權利及人人不受殘忍、不人道及有辱人格刑罰的權利,是無法補救的刑罰。現時,全球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從立法或於實踐上廢除死刑。全球廢除死刑的國家已由1977年的16個,增加至現時的95個。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資料,歐洲在2009年更錄得全年沒有執行死刑的紀錄,這是令人鼓舞的發展。
然而,全球仍有少數國家持續大量地,或出於政治目的地使用死刑。眾多與執行死刑有關的問題,例如不公平審訊、過多的死刑罪名、刑訊迫供、利用死刑打擊反對派人士等問題,依然存在於中國、伊朗、非洲蘇丹等地區。2009年是《兒童權利公約》的二十周年,但在去年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仍持續處決少年囚犯,明顯違反國際法。
香港在1993年正式廢除死刑後,謀殺案數字反而有減無增,更被視為最安全的國際都市之一,這令廢除死刑會影響治安的說法不攻自破。藉著11月30日城市反對死刑日,我們願以香港的經驗呼籲世界各地仍有死刑的地區: 尊重生命,廢除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