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信義宗神學院教牧同工進修小組於三月廿三日舉行了一個名為「聖靈與牧養」的教牧同工研討會,邀得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蕭壽華作為其中一位講員。當日蕭牧師以自己由中學至神學生;由神學生至小傳道;由小傳道至千人教會的主任牧師等親身經歷,生動地分享了他對「聖靈與牧養」的體會。 以下為部分內容:
……作為一位牧者,蕭牧師心中也有很多發展大計。他憶述在多年前他與一些教牧同工參與的一個屬靈操練營時,一位導師帶領他們在聚會中去思想一個問題:「當退休時,你最希望自己所服事的果效是怎樣的呢?」在分享環節時,蕭牧師向旁邊的一位小姊妹表示,自己希望能在退休時開展培訓中心等很多的想法,到小姊妹分享時,她則指自己是初出道的傳道人,而她希望的是「能更多得著耶穌,少些自己(自我)。」此話一出,蕭牧師內心立時肅然起敬:「這事提醒我,到底自己所追求的動機是甚麼?是為自己?是否清晰聖靈的帶領?」……
……蕭牧師說,記得教會在早期曾因陷入經濟困難,滕牧師於是利用牧會以外的時間,不時通宵達旦地翻譯書籍以賺取金錢,用作維持家計之餘,其餘的都奉獻給教會,讓他體會到甚麼是不折不扣的全然委身。
又有一次,當蕭牧師最初作為一位青年牧者在北宣事奉時,某天滕牧師因有事找他,竟親自走到他房間門外,輕輕叩門,溫柔有禮地說:「蕭先生,我可以進來嗎?」此舉實在令蕭牧師感到受寵若驚:「噢,滕牧師,不敢當!不敢當!其實只要你一致電給我,我便立即到你那邊呢!」這事讓蕭牧師感到自己深被尊重,也叫他去學習尊重別人,以至尊重自己。
他說因著這些屬靈傳統,教會裡的人也被受尊重,因此關係和諧,互相信任,甚至當教會在開會時遇上疑難,也總會得到解決。「我們二十多位執事,四十多位教牧,開會是都很快樂的,即使一時講錯說話,大家都會彼此接納。」
蕭牧師指出,當教牧執事為教會進行事工時,須留心甚麼是神要我們做的事工,而有時「等候」本身,在神的眼中亦是一種事奉。他說曾有一次教會開會討論擴堂事宜,很多工程細節問題都像是解決不了,同工間的意見亦有分歧,就在這樣的膠著狀態中,於是大家便各自先冷卻一下,並作個人私禱,然後大家分享內心的感受(非對事件的客觀分析),有的同工表示這次是難得的機會,有的認為其實擴展的好處多於壞處:「結果十個有八個都認同擴展,所以便很安樂做了擴堂的決定,只是要等待一些問題的落實解決方案。」因此他認為有時事工策略不用趕急,開事務會議也可融入禱告分享的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