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生命教育研討會七十師長出席

香港聖經公會主辦
(2011年06月0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我曾問一個學生,說:『我要如何罵你,你才不會生氣?』那個學生回答說:『你要罵得對,而且只罵一次就夠了。不要說了一遍後,停下來,想一想,又把剛才的話再罵一遍。』」一位學校社工在香港聖經公會於5月28日舉辦的「生命教育研討會暨《和合本修訂版》簡介會」上,最後的分享及提問環節中,跟在場的與會者這樣分享。他道出了生命教育的一個重點,就是:給予學生時間去體驗、改變,並且與他同行。

研討會當天,約有七十多位教育界的朋友、老師出席,香港聖經公會邀請了楊國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劉天祿校長(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學校教育部優質生命教育幹事)、梁林天慧博士(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從不同的角度,分享生命教育的內涵、策略和生命教育的查經。

楊教授仔細地向與會者講解生命教育的起源:這是1997年在台灣一間女子中學開始的,並針對當時青少年的暴力、鬥毆、殺人等行為,以及空虛心靈的問題而設立。後來,生命教育經過調整、衍化,在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學校推行,以協助青年人找回個人的角色為目標,使他們認識生命,進而肯定、愛惜並尊重生命。

接著,劉校長以他的豐富經驗,向教育工作者們分享生命教育的四種策略:課程發展、體驗活動、早讀課、教師培訓。其中尤以體驗活動特別重要,讓學生透過詩歌、故事、遊戲、角色扮演、影片分享等,親身體驗生命的成長。

最後,梁博士鼓勵師長們努力培養「思考」及「總結經驗」的習慣,可以與學生一起查考《和合本修訂版》聖經,在清楚理解經文的背景、上文下理,掌握經文的重心意義後,嘗試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驗去了解聖經人物的遭遇,反覆思想,看看他們的經歷對自己今天的信仰和生活有何啟發與提醒。

在最後分享及提問的環節中,與會者更向講員及在場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他們在教授生命教育的經驗和難處。講員也即場回應,為這場研討會劃上一個完美及富啟迪的句號。
 


其他新聞快報
調查:有社關意識但無行動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拉孩子一把 彭蒙惠與偏鄉孩童幸福約定 (基督教論壇報)
起來接棒 浸信會懷恩堂差傳年會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教雄善文學獎 勉青年成為文字傳道人 (今日基督教報)
馬偕逝世110週年 馬偕日熱鬧淡水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靜得

”生命教育的四種策略:課程發展、體驗活動、早讀課、教師培訓。其中尤以體驗活動特別重要,讓學生透過詩歌、故事、遊戲、角色扮演、影片分享等,親身體驗生命的成長。 ”
謝謝分享,獲益非淺!


發言日期: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