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從美國國債爭議看政治制衡

(2011年08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就國債上限的爭議,在限期前一刻達成協議。一樁原本屬於民主國家財政開支控制範疇的府會之爭,弄得全球注目,除了因為美國國力對全球仍舉足輕重,還因為美國政府一旦債務違約對全球金融的連鎖反應,實在難以逆料。

  對於一個債務龐大卻仍左右全球的政權,今次事件引來的不少國際評論都頗為負面,「鬧劇」之言不絕於耳,有別國元首更以「寄生蟲」來形容今時今日的美國。事實上,這種「舉債度日」的模式能運作多久,實在難料。但整個事件裡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民主國家的議會在取得選民授權下,對行政機關的監控,是一項天職。議會在執政黨派沒有得到大多數控制的情況下,府會角力連連,是制衡式政治生態的代價,也反映議員背後的全國選民對問題的處理方法也未有大多數的定見。議會精英去到甚麼關口,才放下成見與「抽水」心態,達成一些未必盡如雙方意願卻能應付難關的決定,整個談判過程的取與捨,其實也是凝聚意見,去蕪存菁的社會工程──即使過程並不一定很愉快很暢順。

  民主並不是個很具效率的政治機制,面對突變的困局,嚴峻的處境,集權式的操作或許會應對得更有效率,但其弊端與代價卻是一樣的顯而易見。近日內地溫洲鐵路事故,救車效率將救人效率比下去,而大家對往後的調查追究工作信心缺缺,有待時間證明。無論在哪種制度之下,人性一樣有其光輝一面,也有一樣的負面和自私。然而,建基於人性負面互相制衡的制度,卻讓真相與社會共識有真正建立的可能。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看重哪一方面的社會價值?有甚麼新的共同願景有待達致?

  從我們的信仰出發,其實難言哪種政治制度賦予具有必然的認受性。聖經裡固然有對王權順服的教導,也有先知面對不義的權勢表現得正直不阿的榜樣;至於民主,更不是新舊約聖經的時代可以預見得到的政治生態。事實上,上主既是上主,信仰既有超越性,就不會囿於任何政體。然而,關於政權與政體,聖經所教導的並非是一種對毫無條件的順服(如徒五29);我們的上主所看重的更不是個別政權的盛衰,而是公義是否得以昭然在日光之下,憐憫是否得貫徹於日常生活之中(如賽一)。

  人既按上主的形象而被造,亦備受誘惑,經歷墮落,需要救贖。面對光明與黑暗並存的人性,理想的人間制度,應該能讓人性的陰暗面得以制衡,讓人性的光明面得到空間,而不會讓制度取代上主的地位。一個容讓批評的人間制度,就仍然有其改善的空間,也更貼近我們的信仰對人性的理解。
 


其他新聞快報
籲尊重私隱嚴拒偷拍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第6屆總統文化獎 芥菜種會獲獎為主爭光 (今日基督教報)
【教會巡禮】學院風柳原教會 新舊建築融合 (今日基督教報)
My Daddy校園團契彭懷冰牧師 (基督教論壇報)
My Daddy台北靈糧堂周神助牧師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