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3月29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新書出版》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台灣需要「實習父母」
(2012年03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台灣的教育家與政治家,需要清楚教育的全貌與目的,才能挽救台灣免於亡國滅種。傳統的教育偏重產業界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而忽略人際、品格的培養,且剝奪了許多學子的家庭生活,以致我們的下一代只會讀書或玩樂,長大後既不懂負責任,也不敢作父母。
 最近幾年,「體驗教育」逐漸被看重,這是好現象,但還需要更全面地發展,才能拯救我們的下一代。「體驗教育」大多以「活動方式」呈現,使人在設計過的活動中省思、領悟一些生命的真諦。但體驗教育的精髓其實是「生活教育」,每個人的「整體生活」都應該在「體驗教育」裡面,而「家庭生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孩子在十二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期,應當成為「實習父母」。因為青少年有創意、有主見,但還不成熟;想要獨立,卻還不能獨立。這時期不應只是與同儕在一起,乃要與父母有足夠的互動學習。青少年期常被稱為「叛逆期」,因為父母若不瞭解青少年的特性,而以對待兒童的方式來對待他們,他們肯定會反抗或逃避。其實這時期不一定是「叛逆期」,乃是「獨立期」。父母需要藉「體驗教育」來幫助青少年成為負責任的成人,如同耶穌帶門徒的方式。實際作法是花時間陪伴他們,給予示範與訓練,同時尊重他們的創意,給予稱讚肯定。生活方面,要操練洗衣、做飯、打掃、修繕、理財;屬靈方面,要操練讀經、禱告、傳福音、帶門徒。父母作榜樣,兒女在操練中成長。這樣,他們二十歲以後,就有比較成熟的條件去面對婚姻。
 以前的人二十歲能作父母,是因為有「實習父母」的經驗。現代的年輕人,不斷延遲結婚年齡,甚至乾脆不結婚,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失去「實習父母」這一環的「體驗教育」。這一環若失去了,即使到了三十多歲,對於「作父母」仍會充滿陌生感、恐懼感、排斥感,這是今日台灣「晚婚少子」的重要原因。
 家庭責任的分擔,以及屬靈生命的操練,不僅不會使人減低讀書果效,還能使人身心健全,走向美滿的婚姻家庭。「實習父母」的落實,有賴父母、兒女雙方共同的努力,也有賴政府、學校、企業界共同的看重。若大家高舉家庭價值,使父母能不加班、學子能不補習,青少年就有機會成為「實習父母」,進而建立許多健康的婚姻家庭,使台灣免於亡國滅種。  


其他新聞快報
邵叔叔專欄:再賺,再獻;賺能滿足,獻能滿足 (台灣國度復興報)
社論:從科學進入信仰 從恩典進入救贖 (基督教論壇報)
神掌管萬有 李湘源氣象預報經歷神 (基督教論壇報)
生命奧秘「超」科學 張南驥與DNA共舞 (基督教論壇報)
八點檔也瘋《聖經》! 參透「盼望不至於羞恥」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