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5月20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21世紀福音派教會觀 心意更新成就神國度
記者尹箴台北報導
(2012年04月1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台灣神學院神學系主辦的「2011學年春季班神學系神學週」活動「與時並進的教會」自四月九日起一連三日在雙連長老教會舉行。四月九日的主題是「從斯托得《心意更新的教會》談廿一世紀福音派教會觀」,八十八位基督徒熱烈參與。
 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老師表示,想到「教會」,令人追憶二十世紀福音派領袖John Stott,他是英國聖公會背景,曾造訪台灣,一生獨身,喜愛賞鳥。John Stott重視解經,在講道方面貢獻卓著,於英All Souls Church牧會時亦然。《心意更新的教會》一書談到教會的特徵包括敬拜、傳福音、事奉、團契、講道、施予及影響力等七標記。
 周老師指出,後現代文化對現代思維是一大反動和回應,教會運用現代文化理性主義來說明教義,卻都為強調經驗的後現代主義所挑戰。一般教會對救恩的認識侷限於個人範圍,多談稱義不談成聖,應更多放在上帝國度上。他說,台灣近年較重視崇拜,但後現代時期崇拜著重於多感官方式,甚至崇拜與音樂會不分。崇拜應聚焦在神身上,而今之教會多以敬拜團方式呈現,稍一不慎就會聚焦在主領身上,使崇拜失焦。
 周學信說,台灣教會的教會觀很弱,多數牧者重視如何做(Do)教會,而非關心教會實體。教會演變成像服務業一般,停車場服務越好信徒越多,而信徒像消費者,換教會如同換洗髮精一般。而教會應做而未做的部份,由機構來代替,然而神的心意其實是在教會裡面。此外,福音派對世界多以聖俗二分法來看,把教會當作神聖之地,其他看為世俗,這是對創造論不清楚。台灣教會常不觸及他人需要,這不是上帝的心意。
 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說,主耶穌的大使命(太廿八19-20)中唯一的動詞是「作」門徒,意指活出耶穌模式者。他說,人若不犯罪就不會有教會,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極大的奧秘,但非上帝創造的原意,乃是不得已的補救措施,教會應助信徒在家中恢復上帝的國,訓練信徒在職場中成就神國度,盼望能從創造論重思教會本質,不應是成全了教會卻失了信徒的家庭和職場。他說,羅波安登基第五年,敵人來襲,財產喪盡,包括金盾牌。於是他們以銅盾牌代替。今日教會亦然,打造太多銅盾牌代替金盾牌,值得深思。
 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老師談範型轉換,他指出,「傳統」是死人的活信仰,「傳統主義」是活人的死信仰,信徒應在傳統中學習被塑造。德國信義宗牧師潘霍華認為,教會在新世界中有兩個不能逃避的責任,就是不斷追求真理和公義,世界在想什麼教會不可能不知道,應與其他真理團體不斷對話、回應,一起建構上帝的國。  


其他新聞快報
點亮禱告祭壇 讓神榮耀滿溢台灣 (台灣國度復興報)
長老教會沿海教會 體會耶穌釘十字架 (基督教論壇報)
影集《與天使有約》觀後感 為傳主愛下凡來 (基督教論壇報)
北高雄教會 經過廟宇歡呼高唱 (基督教論壇報)
忠孝路長老教會新堂動土 一路蒙神祝福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