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蘇遠泰:挑戰詮釋而非核心教義

「更新與傳統」公開講座
(2012年05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2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香港神學院主辦「明日話今天──更新與傳統」公開講座已於五月四日晚上假宣道會希伯崙堂舉行,由該院學術主任趙崇明博士及圖書館主任蘇遠泰博士主講、拓展主任邵樟平主持。講員指出華人教會一直高舉「唯獨聖經」,容易忽略教會歷史傳統的豐富資源,並嘗試探討教會傳統與釋經的關係。近百人出席。

從傳統尋找更新的資源

蘇遠泰首先指出華人教會現時高舉「唯獨聖經」的問題是容易推翻所有傳統而只讀聖經,並將聖經理解為絕對權威,例如十幾年前有牧者從聖經看婦女地位與事奉,認為聖經就表達了基督教信仰對此事的立場,於是明白聖經就能從中得知生活和信仰的標準。亦有著作《唯獨聖經》一書,指傳統只有工具的意義,當聖經寫成之後傳統就可棄掉。「可是馬丁路德所指的唯獨聖經絕非此意。」趙崇明亦同意此說,並指「聖經本身就是傳統的產物,是由口頭傳統結集所得,篩選部份內容為正典是非常後期的事。」

趙崇明認為傳統有其延續性,是歷世歷代同意所得,不過亦需要更新。聖禮就是傳統的一例,華人教會的不同宗派雖然都不會認為聖禮不重要,但教會禮儀仍然偏少。另一方面,現時的禮儀亦相對較為集中於個人身上,忽略了禮儀的政治及社會意義,「傳統上受洗加入教會其實有公民抗命的意思,而聖餐表示顧念弱小的需要。」因此若期望提出新鮮的神學觀念,其實可以考慮從傳統尋找相關語言及意義。

將聖經詮釋從教會釋放出來

有參與者提問時指如果在神學院學到新興詮釋,應如何與傳統牧者的講道平衡;甚至在受到牧者質疑和責備時應如何自處。蘇遠泰認為現時有不同的釋經方法,可能牧者質疑的是個別方法,「反而有些牧者無論講任何聖經都能帶出一樣結論,才是神乎奇技的講道。」

趙崇明亦指出「合理」就是回到傳統並達致某種程度的共識。蘇遠泰同意需要共識,但這是基於現實的考慮以免過份的衝突出現,所以個人釋經其實可以接受,「這種堅持與宗教改革的精神亦甚為相似,期望將聖經詮釋從教會壟斷中釋放出來。」因此他主張可按理由合理地自由釋經,「如果要更新,是否需要有釋放的空間?而這些方法是挑戰教會的詮釋,而非核心教義例如信有神、三位一體、愛人如己等等。」趙崇明亦以方舟事件為例,如果有信徒支持並繼續奉獻予相關機構,有可能其信仰與啟蒙運動的傳統有關,「不過我們知道信仰不必以此角度理解,理性亦不是信仰最重要的,反而『奧祕』可能更為重要。」另一方面,他亦認為面對質疑亦需注意處事為人的態度。

釋經方法與傳統相違?

另外亦有提問指,有釋經方法認為同性戀並不是罪,但教會傳統向來反對。蘇遠泰則指出西方一直視性為禁忌,即使有婚姻關係的性行為若非以生育為目的,亦有可能被視為不潔。「這是十分過時的傳統,現代對性╱別議題的研究相對而言就可謂十分激進。」他表示其實同志釋經亦有其合理之處,又笑言:「現時我還未能完全駁倒他們所有的觀點。」

趙崇明認為同性戀成為問題是現代的事情,因為民主人權的觀念和文化,加上教會一直被認為是處理道德問題的機構,「於是就將問題拋過來要教會處理」,可見這不止是道德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如果只是政治問題,教會應該以基督教面對政治的傳統回應,而非不斷與對方爭拗。」教會忠於基督教教導,活出對婚姻和兩性關係的理解,將所理解的價值活出社會以表達信徒是屬天國的子民,這種天國的倫理亦具相當的政治含意。另一方面,亦應「盡量避免一談及相關議題就落入由他者所設從人權出發的議程之中,無法從聖經或神學角度再思『身體』。」
 


其他新聞快報
柴灣浸信會社區健康中心開幕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住屋困難者有安舒之所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職宣大突破 工研院講座爆滿 (台灣國度復興報)
更新講道法 宣講福音傳揚上帝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12屆國禱會 12.1新莊體育館舉行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