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主卅九載 讀經會廖明發按牧
記者黃銘嫥綜合報導
|
(2012年05月1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31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當時,李秀全牧師送我一本『每日研經釋義』,我一讀就是卅九年,不曾間斷。」五月十二日下午,在台北基督徒聚會舉行的「國際讀經會廖明發總幹事按立牧師感恩禮拜」的就任感言中,廖牧師如此說道。 卅九年前的一場夏令營中,現任國際關懷協會會長李秀全牧師帶領廖明發牧師接受耶穌,「我問李牧師,要如何可以像他那樣滿有恩膏的事奉神?他回答:每天讀經、禱告、傳福音、什一奉獻、加入教會事奉。我謹記在心,並且照著去行。」廖牧師說,從那一刻起,他每早起床讀聖經,沒讀就不吃早飯。 會中,李秀全牧師以「模範的僕人」勉勵。他說,「耶和華的僕人」這個頭銜,在和合本共出現十七次,只用在三個人身上,即摩西、約書亞及大衛,可見「耶和華的僕人」是個尊稱,也是傳道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標。 他提到詩篇七十八篇70-72節以兩方面來描述祂的僕人:首先,從群羊的需要來看,一個是牧養,以神的話餵養他們;一個是引導,給予他們方向。另一個是從牧人的裝備來看,內在要心中有純正,傳道人要求主開盲點(觀念)、改缺點(性格)、去污點(靈性);外在要手上有巧妙,靈巧像蛇、馴良像鴿。 邵遵瀾牧師則以希伯來書六、十三章,闡述主耶穌為我們「進入幔內、出到營外」,他提到廖牧師也是這樣的人,「在國際讀經會,對外時常推動讀經事工,忠心領導編印『每日研經釋義』,而他個人也時常來到神面前讀經禱告,支取能力。」 感恩禮拜由葉秀敏長老司禮,現場座無虛席,佳音詩歌團、藝人讚美團、士林長老教會聖歌隊、雅歌詩班、高義長老會聖歌隊等皆上台獻詩祝福,廖牧師的親屬也出席同賀,在李秀全牧師主禮按牧誓約後,考牧團及現場眾牧者皆聚集台前,為廖牧師及師母禱告,場面熱烈而溫馨。 廖明發牧師服事腳蹤遍及各地。一九七九年與已故的葛銘寶牧師創立佳音詩歌團,帶領當時許多五燈獎得主下鄉傳福音,並於兩年後成立藝人團契及藝人之家,一九八五年又成立號角福音團,與黃小冬、孫柏堅等知名藝人四處佈道;曾參與基甸會、CBMC的服事,並曾任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首任總幹事、青年歸主協會總幹事,直到一九九九年,以全職身份投入台灣讀經會。
|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陳雪梅
|
真好,能成為牧者,就能牧養更多的人.
發言日期:2012/05/15
|
星月
|
"耶和華的僕人"真不是普通人可享的尊稱,是上帝特別撿選的人。
發言日期:2012/05/14
|
petra
|
嘩!真有毅力39年不間斷,願我也有這個決心,但我不知怎麼總是三分鐘的熱度,或者自己依靠的心態不夠堅定,三心二意。以致什麼事都不能成就!
發言日期:2012/0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