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宣教成長營 以新眼光讓我看見

記者李菽霓台北報導
(2012年05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聽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是枉然的,應該要自己親身去經歷,實際地去為主而活。」由校園團契主辦,五月十八日起一連三日在嶺頭山莊舉行的「主,開我的眼!」宣教成長營,一名與會者於回應信息時,感動地分享。
 十九日上午的分組討論式查經「由聖經看宣教」,由宣教團契小組長張雅惠姊妹主持,會中提到「宣教士比較像是嚮導,引導人辨識神早已存在舊生活、舊經驗裡,從人們所熟悉卻忽視的線索,進而認識這位他們所陌生的神,其實早存在他們原來的世界與經歷裡。」
 主持人進一步提到,宣教的學習不是跟隨一套方法,而是神自己和神的作為,不應被方法侷限。神的線索是一致的、完整的,當用更新的眼光去看待,這線索是持續更新的,但也是連續、連貫的。
 營會中用影片《麵包情人》來探討文化中的宣教事工。這部由導演李靖惠耗時十三年跨國製作的電影,訴說外籍勞工與台灣老人重疊的生命故事。主持人說:「如果有機會與電影中人物同行,你這位嚮導想告訴他們什麼?」劉智欽宣教士回應說:「在全球化潮流裡,文化與生活情境與張力是一個普通常態,但有沒有可能改天換成我們出去成為台勞呢?我們當要善待這些寄居討生活的人,他們會以熱情回應的。」江榮義牧師)則說:「影片中外勞的回復真我,沒有包裝不拘小節,讓我想到在非洲宣教的生活,過的就是這樣沒有包裝的生活。我鼓勵台灣教會,能夠開放教會讓外勞進來使用,不必學語言和進到他們文化框架中,這便是本土的跨文化宣教工作了。」
 


其他新聞快報
為基督贏得城市 影響文化拓植新堂 (台灣國度復興報)
神學傳統與教會歷史 聖徒相通藍本 (台灣國度復興報)
植堂5M 建立教會接觸多樣化群體 (台灣國度復興報)
結合品格教育 校園青春劇教會特映 (台灣國度復興報)
都會型傳統教會 發揮創意贏得靈魂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