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NOWnews今日新聞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幼時曾受到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目前是就讀社會福利系大二生的小玲,從校園到偏遠部落的路程共54公里,但小玲卻樂此不疲每週都返部落照顧兒童。
從小在尖石鄉的那羅部落長大的小玲,11歲開始成為台灣世界展望會兒童。小玲爸爸平日靠著打零工、做板模工,收入不穩定且風險高,而媽媽則擔任幼稚園的廚工,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除了政府的低收入戶補助,一直以來也透過台灣世界展望的陪伴與資助,幫助小玲與弟妹們可以穩定的求學。
小玲談起她的環境與家庭卻從不抱怨。她說,比起別的孩子,我所擁有的東西很多,我真的覺得我已經很幸福了,我很珍惜。
小玲回想小時候過的比較辛苦的童年時期,五個小姊弟妹常擔心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小玲爸爸常常提醒孩子們,你們千萬不要以為別人幫助我們是理所當然的,未來長大,你們要記得當個手心向下的人。
小玲語重心長的說,現在很多青年人都希望靠別人給予,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這樣真的很可惜,也對幫助我們的人很不公平。她希望未來能回到部落裡服務,透過自己的故事,帶動更多部落族人一起回饋及自我成長。小玲感謝從2004年開始一路上默默幫助她的資助人,高中畢業後也持續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的助學金,以及交通和住宿津貼,讓她有機會繼續求學,朝自己的夢想之路邁進。
台灣世界展望會西區辦事處朱玉欣主任表示,在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所關注的國內貧童中,有超過四成孩子是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家庭,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多為國中、國小或不識字,約佔六成,還有許多兒童的父或母因失蹤、酗酒、賭博等問題,沒有擔負家庭經濟責任,致孩子在接受基礎教育的過程中,既缺乏課業上的指導與督促,更因為家庭經濟的窘困,影響上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