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林益世貪污事件的省思

書中真有黃金屋?
(2012年07月1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中國南宋時代社會盛行追求功名利祿的風氣,普遍認為只要把書讀好,即使投入十年寒窗,但待一朝科考名登金榜之時,便會隨之而來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這是千百年來多數中國讀書人的夢想,有詩為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968-1022,《勸學篇》)

  最近台灣標榜「清廉治國」的馬英九執政團隊,驚爆其欽點的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涉及收賄,且已認罪並被特偵單位拘於看守所,案情更有向上及向外擴散的可能,強烈損害到原本已相當低迷的馬團隊及國府民意支持度與聲望,連馬英九最近都不得不以「毒瘤」來形容之,可見事態之嚴重。

  已故的政治學家薩孟武先生(1897-1984)在其名著〈《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及〈《水滸傳》與中國古代社會〉兩書中,在在直陳為政關鍵不只在「力」(能力),更必須受「法」(制度)的管限;而讀書人在獲得政治權力之後,若非為天下蒼生謀福利,便往往淪落為利用政治權力為自己謀財利。而自古以來,凡為政者皆嘴上說得漂亮,但實際上為公益者少,為私利者多,除非為理想與信念所趨使,願意獻身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否則權力愈大,責任愈大,自己若沒好處,那是不可能的。然而,為政者即使私心難免,至少也當「先公後私」及「大公小私」,否則「人在監牢,錢在銀行」的事例不正擺在眼前嗎?

  這種「權力」與「財利」的關係,很容易就發展成「以權謀財」的模式,再復以「以財謀權」模式(如清朝「捐官制度」)的交叉多重運作,就形成一套套「以官之名行商之實」的官僚體制,而任官宰割的正是天下蒼生。到民主時代,這種「商官」╱「官商」的體制,便轉化成較為隱晦的形式,繼續運作,只要是不夠透明、不夠陽光的地方,就會存在著這類活躍於桌下的蹤跡。

  其實這種「以取仕為手段,以謀財為目的」的行徑,古今中外到處可見,「讀書」與「科考」不過是登龍有術工具之一(也是最體面的工具之一),無論在政治界、商業界,甚至非營利組織(如教會界),這種別有用心的人亦大行其道,且為數不少,新近亦聞新加坡政府的司法單位起訴了一個挪用十數億台幣公款的教會負責人等五位主要同工,頗令港台兩地曾為之引進的教會領袖頭疼,更是揭露出人性的軟弱與有限,在天需要上主的救贖,在地需要制度的約束,隨時隨地警醒,人才不致放肆。

  身為執政的國民黨副主席林益世,原已位列接班梯隊,如今被爆涉貪,立刻鋃鐺下獄,也被開除黨籍,永難翻身,這是何等警世之例,也同時告誡各界人士(不只是政界),理應斬斷「以權取財」的貪念,趁早收山,讓出一片清朗的天空,以陽光的原則與制度將造物主所賜的尊貴與榮耀,遍行於地上,方為天下蒼生之大幸。

編按:作者為台灣《曠野》雜誌社社長。
 


其他新聞快報
司徒永富:不只賣書,更要賣祝福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合一教會五周年 展現活潑生命 (基督教論壇報)
裘海正獻聲「至好朋友是耶穌」 (基督教論壇報)
彩虹天堂新創藝學校 不斷update用行動榮耀神 (基督教論壇報)
萬綠叢中潔白聖殿-傳愛浸信會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