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關於國民教育的爭議,並沒有隨著七月中暑假來臨而結束。主動出擊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繼續以和平理性的手法,一方面緊咬新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放,另一方面又在公開電視論壇指出問題所在,更部署下一步的遊行集會行動。不過教育局仍然重申國民教育事在必行,今年九月將在小學推行。
其實,教育局現時面對各方責難,本身大力資助的教材手冊備受批評,加上有調查指只有百份之三的受訪小學老師表示有信心教好這一科,局方實在沒有繼續強行推出國民教育的理據。一項政策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否得到市民的普遍認同和支持。歷史清楚顯示香港人並非不愛國,但不會盲目,如坊間報道中教育局學生愛國程度問卷的其中一條題目所言:「即使人民認為國家所做的不對,他們也應該支持國家。」教育局撤回現有國民教育安排,再細心聆聽及認真回應各方訴求,方合符國家與香港的長遠利益。
教育不是單單關乎學生的事。據傳媒報道,已有家長在互聯網發起自行製作國民教育教材手冊,以作抗衡。不過,教師團體和辦學團體的聲音仍然微弱。必須指出,事件發展至今,我們實在不應該只將推動改變的擔子放在積極的學生組織身上,只抱旁觀看戲心態。需知道教育所牽涉的不止是個別學生的前景,更是涉及一整代人的心思意念。現時由官方大力資助的國民教育材料內容偏頗,科目仍設評核一環;香港人總會問:下一代的愛國心,會有多少建基於尊重真相的理性判斷和感性情懷?能否秉持香港的核心價值,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造福國家?
至於辦學團體,雖然近年因著校董會法團化等種種安排,其在今天的香港教育制度中,影響力已相當有限;不過對於今次關乎一整代學生成長的國民教育安排,辦學團體在提升關注意識方面,仍有不可抹煞的角色。
因著我們的信仰,我們都希望香港的下一代能夠以一份建基於真理與真相的愛,去愛我們的社群,愛我們的國家,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為國家的善美和進步而感恩,努力維護;為國家的困難與陰暗面盡上點點改善的責任。倘著因為課程內容有失偏頗,脫離現實,甚至指鹿為馬,混淆視聽,最後迫使無論教的還是學的都只能被迫在教學與評核的關口面前「統一口徑」,說違心話來度日,進而習染口是心非、自保為尚、唯功利是圖的惡俗價值,最後連認清實況的判斷力都出問題;若是這樣,我們又可以怎樣向上主交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