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耶路撒冷的「苦路」,是耶穌在世最後走的一段路,後人為了憑弔耶穌當年的受難,將這段路程分為14站,每一站都建起教堂或豎起記號,記念這段「苦傷道」。苦路最後5站位於「聖墓教堂」內,也就是耶穌受十字架刑罰直至死而復活的地方,因此這裡是基督徒心目中「聖地中的聖地」。
聖墓教堂現址普遍被認為就是新約聖經中所描述耶穌被釘死的地方-各各他,相傳耶穌的「墳墓」也在其中。自西元4世紀起,該教堂成為朝聖的重要目的地,遊客絡繹不絕,堂內每一處重要景點都大排長龍,人多時最多可排上好幾小時。
苦路最後5站 記念耶穌釘十架、受死、復活
走到聖墓教堂,需要先穿過一段很長的街弄,裡頭商販雲集,稀釋掉不少「哀傷」氣氛。終於抵達目的地,登上聖墓教堂的台階,來到苦路第10站,就是當年耶穌被剝去衣服,準備受十字架刑罰的所在地。
走進堂內,光線偏暗,僅有一些微弱的燈光及蠟燭照亮。第11站是教堂聖壇前,為當年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地板鑲嵌馬賽克圖案,兩旁的壁畫呈現出耶穌在刑場上受難的過程。第12站是耶穌被釘後,十字架豎立之處,如今建成希臘的東正教堂(為聖墓教堂內的堂中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