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哪種國民?誰的教育?

國教爭議中場檢討
(2012年10月0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持續多月,戰線不斷延長,現已進入另一階段,雖然推行國教已沒有死線,但五十三萬撥款的運用由學校自決,指引及誘因仍在,游擊戰會否演變成泥淖戰?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青年事工小組於九月廿二日在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舉辦「哪種國民?誰的教育?國民教育的爭議與公民教育的前景研討會」,邀請了學生、家長、老師、辦學團體代表及神學、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學者參與討論,讓我們從多角度檢視事件,再思這場運動何去何從。今期《時代論壇》頭版專題報道是次研討會的過程,以下為部份內容:


(圖片版權:Alan Siu/EyePress)

  學民思潮代表馬樂晴指出,她這次參與反國民教育是公民和國民的身份體驗……她又分享,在這幾個月以來看見很多成人支持他們的運動感到很高興,但也發覺很多人強調是以個人名義來發聲。她認為社會大眾可以想想怎樣用自己的身份去發聲……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李駿康表示,一些信徒很希望把基督教的價值在社會上彰顯,於是在題為〈修補撕裂 當務之急 一群基督徒的呼籲〉的聯署(九月十日在《明報》刊登)中提出復和、愛仇敵之言論,但此舉令教外人難以明白,在教內也產生了一些張力。「有很多事身為基督徒我們是有責任的,但如沒認清這些責任,卻只懂說要和解是有問題的……」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專業顧問鄭漢文指出,價值教育必須以自主、自由作為基礎……有與會者提出整件事由學生最後發聲才惹起公眾關注是有問題的,鄭漢文指,很多團體在過往數年不反對的原因是因為有利益關係……

  國民教育科家長關注組的黃瑞虹表示,這次那麼多家長站起來的原因是這次事件觸及了家長的底線和他們這一代人的核心價值,便那麼積極參與……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表示,觀乎該科的指引,當中的教學目標確實有洗腦的成份,因為這科著重的是對中國的情懷,難以讓學生客觀地認識國家……成名指中國政府早在九七之時已明言要香港進行國教,且要軟性地推行。此外,政府對支持國教的機構大量撥款,但這都是沒有公開的。「所以整件事看來,就像是一項政治任務,希望潛移默化地把它滲入。」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袁天佑牧師表示,作為辦學團體,事件的發展也曾讓他心情矛盾……袁天佑亦認為,學校其實現在可以思考怎樣能正確地運用公帑撥款……

 


其他新聞快報
邁入47 像孩子獻五餅二魚的論壇報 (基督教論壇報)
西拉雅拔馬文化 左鎮教會營造社區文化中心 (基督教論壇報)
魏外揚:為福音本色化取得發言權 (基督教論壇報)
無子西瓜基金會用愛關懷 使「無子變有子」 (今日基督教報)
從牛車上到肩上的信仰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願香港的自由開放及民,能帶領大陸走向真理.

發言日期:201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