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轉化新老族 裝備自己為主所用

記者傅筱琁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1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人口老化已發生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教會如何引導一群『新老族』使其在神國度中效力?」由台北靈糧堂裝備中心所舉辦的「從中年看老年論壇」十月十三日於該教會宣教大樓舉行。香港青山浸信會主任牧師譚司提反主講信息,下午則由靈糧神學院教師喬美倫主持座談會。
二○一○年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開始退休,這群「新老族」有別於一般高齡者是史上受過最多教育,創造最多財富的人。譚牧師引用內政部統計資料指出,台灣自民國八十二年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持續攀升,且老化指數也高於其他亞洲國家。「一個逐漸老化的社會,必然會影響到教會,教會須正視此社會現象。」
譚牧師首先提出關於退休的謬誤,例如「做夠了就可以享福」有些人抱持退休後即不再受限於任何人的約束,而不願意改變做事的方法。負責台北靈糧堂香柏牧區的史雲光牧師於座談會中回應,「邀請六十五歲退休者全心投入服事的確不容易,特別是弟兄更難。」
譚牧師表示,目前在美國已取消退休年齡的限制,他以今年諾貝爾得主為例,這些在學術上有卓越表現的菁英,獲獎時的年齡皆已超過六十五歲。隨著醫學進步、衛生條件改善等因素,人類壽命延長,界定「老年」的年齡也往後推延「中年應該是在六十歲以後。」
他說,隨著年齡的不同,擔任的角色當然會隨之不同,「若以球隊來比喻,過去可能擔任前鋒的人,現在為人遞水,但這些都是神的呼召,為要使團隊得益處。」
因此,心態的轉變很重要,每個世代都要主動學習跨越到對方的世代中,以他們的方式來做事,彼此連結與和好,並委身在團隊中藉著小組互動找到自己的角色。
 


其他新聞快報
唐崇榮:永恆上帝真實存在 (台灣國度復興報)
伊朗拘捕大批基督徒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唐崇榮佈道台南場 2500人現場感動 (基督教論壇報)
劉青山:學像基督的文化 (基督教論壇報)
大學校園樂齡築夢 關心爺爺奶奶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願自己能在這一塊族群中,常作見證,將福音帶給他們.

發言日期: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