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1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公益 惜物 誠實 張曉風傳家寶
2009-07-26 中國時報 【高有智、謝錦芳、郭石城╱專訪】
(2009年07月2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中時電子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家張曉風寫過無數動人文章,在女兒林質心眼中,她奉行「惜物主義」,喜歡到處揀東西,連每天寫作的書桌都是從外面揀來的。這對母女一聊起家中惜物的傳統,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她們的客廳掛了一幅匾額,楚戈還特別題字「揀來齋」,母女若要細數客廳家具的特殊「來歷」,可以說上老半天。

 「公益、惜物和不說謊」是這個家庭的家傳三寶。張曉風和夫婿林治平熱心公益,也帶著孩子四處行善,當年中美斷交時,夫婦組團到美國抗議和宣慰僑胞,馬不停蹄巡迴各地佈道,一對小兒女還一度走失,當年的驚魂記如今已成為家庭趣談。以下為林質心的訪談紀要:

 問:父親林治平曾任中原大學教授、宇宙光機構總幹事,長期投入社會公益事業,母親則是知名作家,你的成長過程是否會感受到壓力?

 重隱私 徵求同意才能寫私事

 答:小時候不知道作家是什麼,只知道媽媽在教書,到國、高中才比較懂作家,但學校老師都會對我有期待,第一堂課就要我當國文小老師,其實我作文不好,通常在寫完第一篇作文後,老師就會逐漸失望。

 在學校壓力不大,但在教會比較大,小時候就看到爸爸在監獄講道,所以,爸爸的有名我很早就知道,媽媽的有名是很晚才知道,我從小就知道不乖不能讓大人知道(笑)。

 問:父母親在文章中提到你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互動,你會不會感到很困擾?覺得沒有隱私?

 答:我媽很早就知道,要寫我的東西就要問我,要徵求我同意,因為我比較龜毛,有些東西我不希望他寫。我告訴我媽,有關朋友或同學的故事,她寫出來儘管有隱名,但我就會不高興,感覺好像出賣朋友。我媽寫《詩詩、晴晴與我》時,那時我很小,幾乎都是幼稚園時的故事,後來就比較少寫我了。

 問:你與哥哥出身北一女和建中,也是台大高材生、留學美國,父母親是否嚴格要求學業成績?

 答:爸媽沒有管我們念書,但小時候父母要求幾件絕對不可犯的事:第一、不能晚回家卻沒有先講,因為家人會擔心;第二,不能浪費食物;另一個就是不能說謊。我爸媽抓說謊很嚴格,不只是行為,連動機都會注意。

 拒作弊 幫老師印考卷不偷看

 我記得小六老師出考卷,曾要我和同學去淡江城區部影印,我都不會想偷看,儘管求學有一段時間,全班都作弊,但我還是不作弊,在當時不作弊,必須要很用功,因為考試太多,不作弊就可能被當掉,我雖然沒有一起作弊,但同學也沒有排擠我。

 問:你們從小就跟父母參與公益活動,有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我們跟父母去過很多地方,包括去美國巡迴、去泰北,也到中南部各地教會,公益時間也成為家庭聚會時間。

 國小二年級正逢中美斷交,曾和父母赴美巡迴佈道,鼓舞僑胞,我們還差點掉在費城的火車站,還好當時身邊有哥哥。我媽媽最後是上了車才感到怪怪的,說要點人數,就發現我和哥哥不見了,中間大約走失了十分鐘。

 拚公益 赴美佈道兄妹險走失

 問:聽說媽媽很惜物,也是節約主義者,甚至還會揀東西回家?

 答:我們在外用餐吃不下,都要把食物包回家繼續吃,她連煮麵條要撈麵,都得把麵湯倒出來撈,節約得很徹底。我媽是關燈洗澡,因為外頭還有光透進來,但她節省並非是為省錢,而是要對人事物心存敬意,因為懂得惜物,就會「敬物」,就會「敬事」,影響我作事情都是全力以赴,不是為應付了事。

 問:會不會覺得媽媽節省太過頭?

 答:她和一般人比絕對過頭(母女當場笑成一團),但她認為你做得到才會要求,她也不會要求我們關燈洗澡,我在浴室裡面洗澡,她在外面刷牙,那時就會關燈,但她要出去時,就會問我要不要開燈。

 不過,她對有些事情就很堅持,包括食物絕不浪費。至於包花的包裝紙,那就更不得了,她會把包裝紙一張一張攤平送回給花店,在一般人眼中算過分了吧,水果禮盒也會把禮盒折平了拿回給水果店。我們去買滷味都要自己帶盒子,如果不帶,她就會念,念多了就想說帶著吧,久而久之,不帶就會有罪惡感。她都這樣做,自然會被她影響。(張曉風在一旁忍不住補充說:「後來水果店對我很好耶!滷味店也會主動幫我去零頭耶。」)

 不浪費 店家算帳主動去零頭

 問:家庭對妳還有哪些重要影響?

 答:我天性比較不太去接觸別人,像宅女,小時候教會的大專生都在我們家聚會,爸媽有時還沒回家,客人就來,我們見人就要打招呼,自然養成習慣,見人就要有互動,這讓我在天性之外比較平衡,會注意別人的事情。

 我從小就有機會出國,文明和落後國家都去過,看的視野比較廣。此外,我念公立國小,同學也有複雜家庭背景,媽媽從沒說不要和誰交往,因此我接觸面向變廣,和同學也不分彼此。

 
新聞照片:

 

本網符合中時電子報非營利授權,新聞轉載規範。詳情請看這裡


其他新聞快報
高市一教會H1N1群聚感染 衛局:未參與世運 (中時電子報)
寫作事奉的三個迷思!(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高雄世運落幕 傳福音腳步不停歇 (基督教論壇報)
小小麥子美語夏令營 台東福音撒種 (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教醫院從信仰看器官捐贈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