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文化使命與基督徒文化人

(2009年07月3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剛結束的香港書展,人流依然暢旺,最後還引來一些搶購貨尾的人潮。但在書展舉行前,參展商其實不無擔心今年生意額會受金融海嘯所影響。部分基督教出版發行商,甚至在基督教坊內合作租用一個展覽攤位;當然,也有教會出版機構繼續「兩面作戰」,在坊內坊外均設攤位;但大家心裡總為可能出現的經營環境變數,步步為營。

  在公共空間實踐文化使命,要付出的代價既是心力毅力,也是真金白銀。由買一本書、一張光碟開始,堂會信徒所能給予的支持,背後考慮很自然離不開自身的需要,這點不難明白。而對於自感肩負文化使命的基督徒來說,經常出現的困惱之一,是堂會信徒有時似乎並不容易明白自己的文化願景──論實用,這文化願景總不如佈道釋經見證材料般即開即用;論矚目,又不及光芒暫借的名人效應,和一時一刻的爭議月旦。

  說得上是願景,總是未見之事,要憑信心而行。特別是文化願景,那不單單是市場促銷的貨銀兩訖,供求平衡;更是如何讓更多在公共空間裡的參與者,明白到上主的恩典早已在這個充滿缺憾的人生舞台之上。公共空間的交流互動,人生軌跡的追尋求索,縱使仍然隨著時日變遷而不斷向前開展,各自在世間和人性的限制下努力精采,卻因為交織了上主的恩情在其中,而不再一樣。要造就這份文化意識,達成這個文化願景,與其說是為相關文化產品找到長期買家,不如說是讓更多人被同一份生命視野所觸動。這其實是一項持續的教育工程,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文化承載力。而教育,總離不開施教者的生命。

  願景讓人追尋,也教人感到像孤身於曠野之地,只靠星光遙遙引路。要找更多的同路人,凝聚力量,不能只靠咒詛黑夜,即或這咒詛有其不容抹煞的現實基礎。擁抱願景的人,更要靠賴上主的恩典,保持心中的一份澄明和坦然。不息的火燄,到底是讓他人因為這份光和熱而凝聚成為同路人,還是讓人如同燈蛾撲火,背後的關鍵是一份節制,其實也是一份上主面前的謙卑。

  在香港本地社會裡,教會一直都有為福音為真理而發聲──縱然並非常得社會關注,載入人心;有時連說話的人自己也不一定完全搞清楚在向誰發聲。無可否認,清晰的教義論述和道德指引,在種種世間和人性的限制下,原本就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讓人明辨是非。至於如何將這些道理編織在缺憾世界的種種生活處境裡,讓尋到祂的和尋找祂的也得共鳴,在文化氛圍所呈現的生活視野之中,有機會瞥見上主的作為,也看清自己的實相,於字裡行間,於光影記憶,這都是基督徒文化人從上主所得的託負。

  若教會的宣講是人世間惡浪狂濤裡的燈塔,就讓基督徒文化人的生命和作為成為繁星夜空下的火炬,導人在曠野前行,也與上主所造的星光呼應。
 


其他新聞快報
加拿大報章頭版致歉 指總理藏起聖餅報道有誤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好好戀愛「戀人茶座」 鄧萃雯:不拍拖更是勁開心!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美聖公會容許再按同志聖品 威廉斯:該會需接受次等地位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戀戀霍桑美麗的文字(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紅樹林教會九月辦命命相遇之旅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