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分享因焦慮食太空油 學者憂榮耀神學主導 忽視人軟弱 (2025年05月23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採訪:陳雅汶)

【時代論壇訊】社交平台不時流傳青少年吸食太空油後,神志不清地在街頭、車廂內搖頭晃腦的片段。明明禁毒廣告鋪天蓋地,是甚麼令青少年明知毒品禍害仍以身犯險?有受太空油困擾的青少年於講座分享成長中的掙扎,輔導員則分析青少年的需要,並提醒成年人要透過聆聽,了解青少年的內在世界。有統籌青少年事工的學者則憂慮教會不自覺被「榮耀神學」主導,忽視人的軟弱,期望教會的青少年事工能更著重建立真誠的關係。


 「令我講到真心話,個心舒服啲」


青少年R早前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下稱中神)的青少年牧養講座中,以錄影片段方式剖白吸食太空油的原因。當時R認為自己不適合考中學文憑試,決定轉讀職業訓練局的課程,結果發現自己「行錯咗一大步」。在感到自責和徬徨的同時,家人催迫他投身職場。因著種種壓力,約一年前,他跟朋友開始透過吸食太空油來紓解心中鬱結和煩惱。他形容吸食太空油後,感覺像「舒服版嘅飲醉酒」,處於迷暈狀態時即使嘔吐亦不自知。


他分享,自己雖然有很多感受,但不習慣和朋友傾訴,吸食太空油後才能對人說真心話。「以前覺得食太空油可以解決到(現實的問題),但食完,個問題其實解決唔到,只係個心舒服咗。」


輔導員:以太空油防衛 免陷絕望內疚中


輔導員溫偉順分析,成長經驗會影響每個人如何看待世界,以及與他人的關係。她指出青少年會經歷焦慮、防衛和情感的階段。R因著學業和家庭壓力而出現焦慮,「佢有好多情感消化唔到,繼而去咗食太空油,所以太空油其實係一個『防衛』,亦係一個應對方式,用嚟減低焦慮。」她指人會以不同行為作防衛,而R則透過吸食太空油來避免產生內疚和絕望的情緒。


她強調尋索自我是成長必經的階段,成年人需要容許青年人嘗試和犯錯。「其實成年人給予的回應很重要,因為年輕人需要被信任。至少我們不要說:『講你又唔聽,都話咗你㗎啦。』」


總括多年來接觸青少年的經驗,溫偉順認為最重要是聆聽。她指出,聆聽是為了溝通,如果成年人不願意聆聽青少年的需要和內心感受,青少年會因為成年人不明白自己,而不願意與成年人對話,最終出現「溝而不通」的情況。


她提醒成年人,「真正的溝通,不是對方分享的時候我們思考如何反駁;反而是先聽聽對方想表達甚麼,聽完之後消化、想一想,再回應。」她認為青少年需要被明白和認同,成年人要抱著謙虛和好奇的心去理解年輕人的世界,陪伴他們探索不同的可能。


陳曉琪:青少年需要成年人真誠陪伴


中神神學科助理教授暨普及神學教育部青年事工策略統籌陳曉琪博士,從接觸青少年的經驗中,亦發現香港的青少年面對著龐大壓力:學業競賽、身份迷失、對前景焦慮等。「我們跟年輕人走得愈近,愈感受到他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好像傳道書所說的『虛無』。」陳曉琪指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內心會經歷掙扎、不安、焦慮。她認為教會毋須急於舉辦更多活動去填補他們內心的虛無,而是要有勇氣與他們一起「凝視虛無」,承認和面對生命中的掙扎,聆聽他們的故事。


陳曉琪形容,「榮耀神學」是傾向成功、健康、力量的神學觀,著重在成果中尋找上帝,證明神的同在和祝福。她擔心教會文化不知不覺被「榮耀神學」主導,「在這種神學觀之下,一切軟弱和生命的限制都被視為無信心、不屬靈、得不到神的喜悅。」


相反,她指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讓人知道,上帝並不在榮耀和能力之中,而是在受苦和死亡的十字架上。「貼地、好玩、有型,都跟他們的掙扎無關係。」陳曉琪提醒,教會應了解青少年真正的需要,「我們是否真的在接觸一群被世界遺棄的青少年?」


比起精采豐富的活動,陳曉琪認為青少年更需要成年人真誠的陪伴。「我們不需要給予快捷的回應,或者廉價的安慰,可能他們只需要簡單的回應。」她認為青少年事工應著重建立真實關係,成為擁抱青少年、願意與他們同行同在的教會。


是次聚會為中神主辦的「Adolescence.你知道嗎?」青少年牧養講座,於5月9日在該院舉行。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5年05月24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