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不是退讓,而是真理能被聽見的方式 張瀚仁傳道談教會中的衝突應對 (2025年11月0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賴秋薰/採訪報導】在當前社群言論與公共討論高度加速的時代,情緒往往在尚未理解之前就爆發出來,人與人的對話常在尚未開始之前就已緊繃甚至破裂,政治立場、國際議題,甚至日常生活習慣,都可能成為分裂的導火線。面對這樣的環境,信仰是否仍能提供一條既不帶敵意、又不退縮的道路?台北信友堂張瀚仁傳道認為,答案就在「溫柔」——這不是消極或逃避,而是一種帶著自覺、清醒,並願意為關係負責的力量。

在談到教會生活時,張瀚仁傳導並不迴避現代信徒所面臨的真實處境:教會不是社會以外的隔離島,會眾生活在同一片社會氛圍裡,外界的衝突自然也會進入信仰共同體——特別是在討論政治、社會事件或國際衝突時,意見的差異常常快速浮現。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5年11月09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