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問題: 我不太明白馬可福音4章33-34??? 
    我不太明白馬可福音4章33-34,為何沒有人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呢?好像故意不讓人明白?只讓門徒明白這一切為什麼? 
    
    
    
    
    問題類別: 聖經新舊約         
    
    
    	
    	  
				 
			  
    	
     
    
     
    
    
            
 |   
  
   
 
發問者: ∼今天心情很陽光∼   
發問日期: 2008/06/19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08/06/19      
本篇資料庫ID 1757  
本題關鍵字: 
馬可  
福音  
信心  
門徒  
                
 |  
  
大家的解答: 
  
					
             
               
                 
                   
                   	
                   	
                   	    
                   	
                   	
                   	 
                   	這要回到經文的前後文中:
 可4:1-34 的段落
 1-9   撒種的比喻          特殊的
 10-12 用比喻的因由        一般的
 13-20 解明撒種的比喻      特殊的
 21-25 拿燈的比喻          特殊的
 26-29 種子的比喻          特殊的
 30-32 芥菜種的比喻        特殊的
 33-34 用比喻講道          一般的
     按照常理來說,耶穌用比喻,是叫人聽懂還是聽不懂呢?所以在我們所看到的經文中,10-12與33-34,兩段的經文應當是一樣的。
 
 可4:22-24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
   --照著你所聽懂的程度來聽!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難道經文前後中會有矛盾嗎?並且在本段經文的前後文裡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的重複了。
 V9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V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Q: 耶穌向誰解釋比喻的意思?向門徒解釋嗎?還是向眾人解釋?
     因為耶穌常常跟門徒在一起,耶穌又何必告訴其他人用比喻聽不懂呢,然後回去跟門徒在解釋,只要耶穌直接跟門徒說就好了!事實上,耶穌向所有人解釋比喻的意思,只要想聽的,耶穌就告訴他們!
 
 所以本段經文必須回到聖經原文中做解釋:
 可四11-12--從希臘原文的翻譯中得知
 為要叫他們 
 確實地看見『雖然』他們不曉得
 確實的聽見『雖然』他們不明白
 『或者』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所以簡單的說:
     耶穌之所以用比喻是要叫那些心理面存著對耶穌的教導馬上會產生敵對的人說的,因為比喻比較沒有那麼直接,所以那些人聽了以後便有更多的機會回去思想,等到他們想通了,就有機會可以來悔改、回轉,並且得赦免了!
     神的話不是隱藏的,但是往往必須要多花一點心思去深思!比喻的目的在叫人悔改歸向神!
     門徒因為就近耶穌,所以可以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發問!
 以上資料是從王守仁博士上約翰福音課程所得來的!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yafi                       
                     回答日期 : 2008/06/19 
                     
                     
                     
                     
                      | 
                    
                 | 
              
            
				            
					
             
               
                 
                   
                   	
                   	
                   	    
                   	
                   	
                   	 
                   	平安!
 您可以參考下面的討論
 http://www.taiwanbible.com/index.jsp?page=/wiki/view.jsp?QID=694
 http://www.taiwanbible.com/index.jsp?page=/wiki/view.jsp?QID=1470
 http://www.taiwanbible.com/index.jsp?page=/wiki/view.jsp?QID=1482
 
 願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楓                       
                     回答日期 : 2008/06/19 
                     
                     
                     
                     
                      | 
                    
                 | 
              
            
				            
					
             
               
                 
                   
                   	
                   	
                   	    
                   	
                   	
                   	 
                   	可4:14~23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
 --->因為天國的奧秘太多,緊跟隨在主身旁的人,是必須全盤了解神的奧秘,才方便傳福音.所以主必須不斷地將天國的事,完全教給門徒.而神的理想,當然是大家能抛下一切來跟隨主,但對於一般會眾,是有不少的牽絆.如1.家中拜偶像的.背後就有撒旦的權勢.2.光聽道,沒有仔細去查考,所以沒有信仰的基礎,一遇到逼迫,難處,最先犧牲的,就是信仰.3.若要跟主,那先生,孩子..又誰來照顧呢?不賺錢,長輩,幼兒吃什麼...所以只有第四種人,因對耶穌有信心,才願放下一切,來跟隨主,這種人,就能傳福音,給眾多的人.也要下功夫,在舊約上,除了出於神的憐憫,真的很難成為好土,真正明白耶穌說的是天上數不盡的福氣,是需要用信心支取的.門徒己是好土,而其他人,就真的有點困難,所以就只有打比喻,免得他們當場就會起爭論.
 3.這是神的智慧,是靈巧如蛇,溫馴如鴿的傳福音策略.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ansu                       
                     回答日期 : 2008/06/19 
                     
                     
                     
                     
                      | 
                    
                 | 
              
            
				            
網友評論: 
      | 
      	 
      						發表評論或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