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問題: 誰說的對(急件) 
    1、太18章1節:馬太說: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誰最大。而馬可和路加都說:是耶穌看出門徒心?在想什麼,而主動教訓他們。請問要如何解這問題。
 2、太18:15一17說到如何對待得罪你的弟兄,有3步驟,如他還是不聽,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可是接著彼得說,他饒恕人七次可以嗎?耶穌說要70個7次,從心?饒恕。請問這兩段不是有矛盾嗎?前面3步驟好像饒恕不夠?這要如何解? 
    
    
    
    
    問題類別: 聖經新舊約         
    
    
    	
    	  
				 
			  
    	
     
    
     
    
    
            
 |   
  
   
 
發問者: 時興   
發問日期: 2008/08/18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08/08/19      
本篇資料庫ID 2019  
本題關鍵字: 
馬太  
馬可  
耶穌  
彼得  
外邦人  
稅吏  
饒恕  
論斷  
刑罰  
門徒  
天國  
路加  
聖靈  
                
 |  
  
大家的解答: 
  
					
             
               
                 
                   
                   	
                   	
                   	    
                   	
                   	
                   	 
                   	第一個問題,他們說的都對,這三卷福音書是不同的人受聖靈的感動而寫,所以會有不同的角度,不管是不是耶穌或門徒主動在問,重點是當中的教訓,讀經不要讀到旁枝末節,或鑽入牛角尖裡了。要記得: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而第二題,就馬太福音18章15∼17的教導,是指教會處理弟兄紛爭的態度,至於饒恕,在經文查詢欄可以查到以下數筆資料,您參考看看。馬太福音 6:14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馬太福音 6:15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馬太福音 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馬太福音 18: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馬可福音 11: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馬可福音 11:26 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有古卷無此節)」 
 路加福音 6:37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作釋放); 
 路加福音 17:3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 
 路加福音 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哥林多後書 12:13 除了我不累著你們這一件事,你們還有什麼事不及別的教會呢?這不公之處,求你們饒恕我吧。 
 以弗所書 4:32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歌羅西書 3:13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重點是:饒恕是主的教導。因為我們若不饒恕人,主也不饒恕我們。
 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願主賜福與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Stellar                       
                     回答日期 : 2008/08/18 
                     
                     
                     
                     
                      | 
                    
                 | 
              
            
				            
					
             
               
                 
                   
                   	
                   	
                   	    
                   	
                   	
                   	 
                   	平安!
 第一個問題
 若以聖經成書的時間來看
 第一本完成的是馬可福音
 在這件事上,他的角度切入點是--耶穌主動的詢問
 --耶穌在屋裡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可九33
 
 而後成書的馬太,描述這件事時,寫道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太十八1 
 
 最後完成的路加,則成了
 --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 --路九46
 
 馬可福音,是馬可從彼得的口中所記錄的事情
 馬太福音,是十二門徒中的馬太所寫,也算是第一手的資料
 路加福音,則是醫師路加,綜合馬太與馬可後的補充,是寫給提阿非羅大人的
 
 何以三件事情記載的不同?
 除了淑娟師母所提的,角度不同外
 當事人對整件事情的記憶順序也會有所出入
 
 綜合而看
 比較有可能是
 門徒在路上爭論--原文是持續爭論--誰為大
 主耶穌當然注意到了
 但是,祂等著門徒主動問起
 --比較有可能提問的,是彼得,也有可能是雅各和約翰,因為,他們曾求期待做在耶穌的左右邊--當然,這些僅是猜測
 
 之後,耶穌不是只有回答誰為大的問題
 --也就是,耶穌給的答案不是「哪一個人」將來要做領袖,統管其他十一個門徒
 而是一個生命的功課--謙卑接待小孩子,不看人的外貌、做眾人的僕人…等
 
 第二個問題
 一個您沒有提到的重點
 太十八15-17節,這三個步驟的前提是,那被指責的人不認錯時
 教會要做的「措施」是什麼
 也就是說,教會要負起教導與管理之責
 
 但您提到的饒恕七十個七次
 是對這個人的這件事情,我們饒恕
 但是,他若不聽勸,仍要受到刑罰
 他若回轉,我們便接受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十七3-4
 
 在主耶穌接下來的比喻裡,也提到相同的重點
 --是否懊悔所行的?
 
 願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楓                       
                     回答日期 : 2008/08/18 
                     
                     
                     
                     
                      | 
                    
                 | 
              
            
				            
					
             
               
                 
                   
                   	
                   	
                   	    
                   	
                   	
                   	 
                   	平安!
 如果我問了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了
 但是,我卻覺得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
 通常,這樣的情形有兩種可能
 一個是,對方在讀題目時,方向讀錯了
 另一個是,其實我心中有既定的想法,我期望聽到同樣的,或不一樣的解釋
 
 我不知道您是用什麼樣的標準在判斷淑捐師母或是我的回應沒有回答到您的問題
 
 如果是第一個
 那,您可以就您的期待,再多一些的說明
 那,其他的網友在回應時
 可以有比較符合您問題的方向
 
 如果是第二個
 那就要問問您自己內心的想法了
 如果您真的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但,當網友回應時,您又說沒有回答到問題
 基本上,是有一些奇怪的
 
 饒恕幾次,不是重點
 重點是完全的饒恕--這是對這個人
 
 但是,對於事情呢?
 如果對方不肯改變、對方不聽,教會還是一樣的不為所動
 繼續無比的包容與寬恕
 那,教會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神是慈愛,也是公義,這在聖經中不難發現
 也因此,耶穌在教導我們面對他人過犯時
 不僅只有饒恕,還要將之挽回--讓對方了解自己錯在哪裡,可以改過
 
 這是饒恕的美,也是饒恕的寶貴
 
 願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 
                    | 
                  
                 
                   
                   	 發表人: 楓                       
                     回答日期 : 2008/08/19 
                     
                     
                     
                     
                      | 
                    
                 | 
              
            
				            
網友評論: 
      | 
      	 
      						發表評論或留言: 
      						 
      	 
       |            
       
					 
					
					
					                  時興 說: 沒有回答我問題,請知道的人幫忙好嗎?
 我當然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所以一定有答案才對
 請針對我的問題回答
 因為我真不知如何解?
 如果你們也像淑娟姊妹的答案,那我就白問了
 請板主幫忙好嗎
 因為我星期三之前就要
 拜託囉
 願神賜福與你 
					                  2008/08/18
					                  
					                  
					       | 
					            
					   
					 
					
					
					                  楓 說: 這個問題看起來
 有點像是您的某個作業
 如果是的話
 就不該提問了
 因為,作業是要靠您自己去完成的
 訂下期限,當人回應時
 又用這樣的內容回覆
 --沒有回答我問題,請知道的人幫忙好嗎?
 基本上,是不太禮貌的! 
					                  2008/08/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