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淵宇宙》三地首映感動落幕 青年福音電影燃起宣教契機4.18正式上映
2025年04月16日
「願這份感動在落幕後,展開青年宣教復興運動!」由一群平均年齡僅20多歲的青年團隊,打造的福音音樂電影《深淵宇宙》,在清明連假前後一週於高雄、台中、台北三地舉行首映,吸引超過500位牧者與教會領袖齊聚觀影。
這部融合AI、心理健康與信仰主題的原創作品,不僅帶出深刻的社會關懷與靈性啟示,更在短短數週內促成超過500人決志信主,成為福音文化與信仰交織的新型宣教平台,向這世代青年傳遞盼望與好消息。
青年團隊創意出擊 AI與心理議題找到核心
電影故事圍繞現代人在虛擬社群與高速資訊流中所經歷的孤單與焦慮,藉由影像、音樂與戲劇交織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愛與拯救。導演陳恆義分享:「我拍這部電影,是在尋找什麼是愛、如何被愛。原來被愛不是羞恥,而是力量。」
「與其娛樂下一代,或禁止他們被娛樂,不如帶著他們一起做娛樂產業。」製作人盧耕宇傳道則強調,《深淵宇宙》不只是藝術作品,而是一場與青年同行的行動。他也補充說明:「當下一代被放對位置,他們會成為今日的領袖,而不是明日的希望。」 導演陳恆義分享到「如何架構這部電影的世界觀」,他說,腦中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但我對這個劇本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我該如何去愛?」這件事情也造就我想要去製作一部關於AI、元宇宙,談論有關「毫無隱藏」的一段情誼關係,其實是需要展開勇氣的,並聚焦在一個核心-「愛」。
三地首映回響熱烈 教會齊心看見文化宣教契機
首映會分別於3月31日高雄、4月3日台中與4月7日台北舉行,吸引眾多教會領袖與藝文界人士參與。牧者們一致肯定電影的宣教價值與文化突破。
陳見岳牧師(高雄右昌長老教會)更直言:「年輕人不是教會的未來,他們是現在!」鄭博仁牧師(武昌教會)分享到「看到年輕人,為主這麼勇敢,為福音這麼努力,不是只是坐著聽,而是要起而行,傳福音宣教從高雄開始!不要怕AI,要去使用它!」
杜明達牧師(台中思恩堂)呼籲教會包場:「青年渴望真實的關係,這部片正是我們與他們建立橋樑的媒介。」他指出,電影中陪伴者角色「子誠」深具象徵性,顯示救恩雖出於基督,但教會就是那條同行的道路。 而台北場,春暉影業總經理陳俊榮感動說:「這群年輕人完成了主流影視圈不敢觸碰的題材,代表台灣影視未來的希望。」
楊寧亞牧師(台北真理堂)則提到:「這部電影指出當代最大的問題是孤單,而解答就是陪伴。」他深信,唯有神的愛能真正醫治破碎的人心,他鼓勵教會成為有愛的群體,成為陪伴者的見證。柳子駿牧師(台北復興堂)指出:「這部片用信仰回應心理疾病,是重要的起點。」
從科技焦慮到心靈裂縫 電影訴說當代傷痕揭示盼望之道
面對當代劇烈變遷與科技衝擊,《深淵宇宙》勇於挑戰議題。製作人盧耕宇說到:「我們並非鼓吹科技悲觀,也非科技樂觀,而是邀請大家用愛重新看見人的價值。」他指出,社會每年有200多萬情緒就醫個案,影片即是對這世代痛點的深刻回應。 他補充:「或許真正的問題,不是科技,而是人心。這也是我們透過這部電影,向這個時代發出的回應與吶喊。」電影劇中象徵的「深淵」與「裂縫」,皆指向耶穌十字架的救贖,盼望觀影者看見那道為愛留下的出口。 電影配樂由青年創作者操刀,14首原創音樂已全數上架Spotify。另由寇紹恩牧師(台北基督之家)主持的幕後訪談節目《深淵與寇》也即將於YouTube頻道公開,呈現更多創作背後的動人故事。 《深淵宇宙》將於4月18日全台上映,製作團隊呼籲各地教會與機構包場響應,讓電影成為觸及青年心靈的福音媒介,見證信仰如何翻轉文化,點亮人心深處的盼望之光。
相關文章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