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張寶珠:「微不足道」也重要

傷殘人士福音事工研討會

2010年05月27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由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主辦第二屆傷殘人士福音事工研討會已於五月廿四日假宣道會北角堂舉行,主題為「關愛、使命、方法──如何向傷殘人士傳福音」,由信義宗神學院講師張寶珠師母主講從聖經的角度探討向傷殘人士傳福音的意義,大約二百人出席,包括傷健人士。研討會後設有工作坊教授向傷殘人士傳福音的技巧。

聚會開始時先由回聲谷傷健人士帶領讚美操,接著該會總幹事兼大會主席鄺偉衡牧師指出,接連兩屆聚會分別遇上四川地震和青海地震,大量災民成為傷殘人士,正提醒著教會要回應傷殘人士的需要,並向他們傳福音。該會董事會主席林路德致詞時亦指:殘障人士的家庭所要承擔的是一輩子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限制,唯有接受自己的限制才能生活下去,接受苦難才能接受祝福。

曾被醫生判斷活不過一歲的戴昭農分享時憶述:「我不單過了一歲,今年已廿二歲了!後來還有機會入學讀書,雖然初時沒有信心,但老師悉心教導還教我讀聖經和祈禱,讓我信了主,而且有家人陪伴著感到很安樂,我常常有祈禱的,不論考試、更換呼吸機等我都會祈禱,我亦知道自己有罪,需要主來洗淨!」

張寶珠綜合國家和聖經對殘障人士的定義作了整合,包括了在心、生理上不正常,即失明、失聰、跛腳等外,還有患心理病、精神病、自閉症、智障等人士及被污靈附身的人。專家普遍認為世界人口有大約十分之一是傷殘的,在每個國家、民族、社會階層都有傷殘人士,雖然他們不一定活在貧窮中,但大部分都過著貧窮生活,需要別人幫助。張寶珠指出,在聖經中耶穌與傷殘者有很多接觸,途徑有三:

一、他們主動來找耶穌;

二、他們剛好出現在耶穌出現的地方;

三、他們的親友把他們帶到耶穌跟前,耶穌並沒有拒絕他們的要求,都把他們醫治好了,就算在充滿敵意或被監視下,耶穌用口和手去傳福音,赦免罪過,讓他們信主,醫治他們的病。耶穌也強調「微不足道」的重要性,人若關懷被人看不起、歧視和沒有地位的人,就等如關懷祂了──耶穌出生正是那樣微不足道!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引用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節帶出祂的使命:「主的靈臨到我,因為祂膏立我,揀選我,要我向貧窮人傳福音。祂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祂子民的恩年。」他指當中包括了肉體傷殘和在不公義制度下受苦的人。

張寶珠續說耶穌差派門徒也是用口和手去傳道,他們「就出去傳道,勸人離棄罪惡……治好他們的病。」她認為向傷殘人士傳福音的意義有:

一、 福音是把盼望帶給無盼望的人,把幫助帶給無助的人,那麼傳福音給傷殘人士就是把福音傳給最無助、最無盼望的人。

二、 我們顧念傷殘者身體、心靈上需要,把福音傳給他們,才真正學效主傳福音的樣式,像初期門徒學效主一樣。

三、 重視「微不足道」的人,用手和口並傳道。

四、 大部分傷殘者都不會出現在一般人出現的社交圈子,以致教會一直忽視了他們的需要,沒有主動把福音傳給他們,所以要喚醒大家不要忽略了適合他們的佈道會。

五、 向世界見證上帝無私的大愛,祂愛一切的人,也要拯救凡信主基督的人,包括傷殘者,就是那些常被藐視和排斥的人。

最後鄺偉衡牧師強調要看重傷殘人士的福音工作,因為他們也是人,我們要走到他們中間服侍,使他們與神復和、與自己復和、與萬物復和,這是復康宣教。他又說:「今天要向眾教會發出挑戰:在愈來愈多傷殘人士產生時,教會在硬件上如何配合?例如是否設有無障礙通道和檯椅?軟件方面,又有否想過如何服事和牧養他們?」
宣傳圖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