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章34 35 36
基督教教義
耶穌傳講 愛的福音 要與敵人修好 要愛罪人 要服侍外邦人
那部是該更愛家人嗎 為了耶穌要家人成仇敵
我來不是為合平 乃是要動刀兵 是指基督徒開始受迫害嗎
發問者: domipan
發問日期: 2010/01/14

巴斯托夫•瓊斯 的回答:
讀聖經要重視前後文跟時代背景,在馬太福音第十章34-36這裡,耶穌在講的是作門徒的代價:耶穌來必然帶來分裂與分爭,甚至自己家裡的人因為信仰的緣故彼此為仇。
10:35-36 節的背景是彌迦書7:6,「因為,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原本是說當時人心的敗壞:鄰舍、好友、家人都充滿敵意,不能信賴。但在猶太人中,早就把這一節聖經解釋為彌賽亞來臨時所要產生的分別作用。
福音的本質是愛,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這裡不是說耶穌要主動挑起家庭分裂,而是說因為真理的臨到,而眾人的反應不同,因此產生分裂與紛爭。
其實,台灣人在大選的激情後應該很能感受到這裡的意思才對,家庭成員支持不同的候選人時,吵架甚至打架的大有人在。如果政治上的信仰都可以造成這樣的問題,宗教信仰上當然也可能如此。

巴斯托夫•瓊斯 的回答:
既然耶穌要我們去愛仇敵,當然就更要愛家人。
家人可能因為不信而不愛我們,甚至仇視我們,但我們基督徒不可以也因此反過來仇視他們。反而要更愛他們,要用愛來化解仇恨。
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大的努力,耶穌提醒我們這是想作祂的門徒的代價。

楓 的回答:
平安!
我們當然要愛人如己
特別是家裡的人
這個沒有問題
但這段經文的背景
較有可能是說
當一個人真正明白真理後後
不再依循以往的生活模式
--不再只是遵行表面的舊約律法
以現代來看,也可能就是不再拜拜、不再算命、不再做一些以前會做的,與真理不符的事情
這時,看在朋友與家人的眼中是如何呢?
--這個人跟我們不一樣,不是以前熟悉的那一位
這時,身邊的人會有幾種反應
1.遠離--道不同,不相為謀
2.苦勸--你怎麼啦?走火入魔啦?
3.逼迫--你這個背叛者,不准去教會,不拿香,不孝!
正如經上所說的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夠了。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彼前四2-4節
基督徒在這個時候該如何回應
屈服?堅持?
愛家人,與愛上帝之間
選擇什麼,這很重要
因為主已經說了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37-38
因為愛父母而妥協者,不是主喜悅的
相反的,用另一句經文來看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我們所需的溫柔、忍耐與智慧
神也必定賜給我們
不一定堅持真理就要和家人吵架
溫柔而堅定
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
願上帝祝福您!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