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 第十五章 29節
聖經新舊約
哥林多前書 第十五章 29節
==========================================
不然,那些為死人受洗的,將來怎樣呢﹖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
==========================================
誰幫死人受洗? 要怎麼幫死人受洗?
發問者: 小蕃薯
發問日期: 2011/11/02

神所寶貝的 的回答:
平安! " 為死人受洗的 " 意思不詳,保羅沒有對此加以解釋;只有在證明復活的真確性時順帶提了一下,可能當時有已離世的聖徒,他們遺下的親人也信了主,接受了洗禮;他們相信接受這表明信仰的洗禮,可以叫他們將來能與去世的親屬相連.保羅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復活,將來這樣的相連也變得沒有希望了.
願上帝賜福給你!

thomasck 的回答:
平安:
本節在神學上有不同的論點,茲列述於下作參考:
(1)當時在教會中有為死去的信徒補行洗禮這個奇怪的習俗。保羅並不是表揚這個習俗,因為它與他一向注重實際而不注重儀文的觀點(羅二28~29;西二14~17;林前一17)相反,並且這個習俗很快便消失了。但他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雖不贊同這個習俗,卻可拿它來佐證,倘若人們不相信死人將來要復活,就不至於為死人受洗了。
(2)活著的人因被死去的信徒親友所感動而受洗,盼望將來復活後仍能彼此相聚;此處『為』字指因著死去之人的緣故受洗,而不是指替死去之人受洗。
(3)死人是指已死去的信徒,但受洗是在他們生前作的,只不過現在保羅追述他們的受洗時,稱作為死人受洗。
(4)如同下文所述『天天冒死』(31節)、『同野獸戰鬥』(32節),乃是一種寓意說法,『死人』指靈性死的人(弗二1),『受洗』指受苦(路十二50);信徒為不信的世人而忍受苦楚,乃為著將來復活的盼望。
願上帝賜福你!

楓 的回答:
平安!
您提問的這一節經文算是「冷門」經文
一般基督徒比較不會提到這個
frog曾被摩門教的教徒拿這一節來質問他呢
您可以看
為死人受洗
http://www.taiwanbible.com/wiki/view.jsp?QID=2189
節錄之前我對此的回應如下:
看聖經的上下文,就可以知道
那是一種存在於「死人總會復活」的信仰根基底下
死人會復活,對不對?
對!
復活之後呢?
面臨審判!
這下問題就來了
活著的人,知道有審判,所以,現在趕緊做一些「預備」
但是,那些已經死了的人,怎麼辦呢?
來不及信耶穌,來不及受洗,會不會因此下地獄?
那,活著的人,為他們盡一些心力吧!
要盡多大的心力,才算是合格呢?
起碼要受洗?
受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六4
誰才會有機會有「新生的樣式」?活人?還是死人?
聖經也說了--信而受洗,必然得救
重點不在於「洗禮」,而在於「信」
死人,如何表達他的信呢?
所以,「為死人受洗」這個做法
是因為當時的信徒都知道死人會復活
都知道死後會有審判
都期望為死去的人盡一些心力
保羅不是認同這種做法
而是說明他們會這樣做,該是基於「死人終會復活」的觀點
但是,他們因著不相信耶穌復活,連帶的也說,死人不會復活
--既傳基督是從死裡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林前十五12
這就奇怪了
這是保羅指正他們行為與信仰的矛盾之處
上帝祝福您!

大心怡 的回答:
【林前十五29】「不然,那些為死人受洗的,將來怎樣呢?
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
〔文意註解〕本節在神學上有不同的論點,茲列述於下作參考:
(1)當時在教會中有為死去的信徒補行洗禮這個奇怪的習俗。
保羅並不是表揚這個習俗,因為它與他一向注重實際而
不注重儀文的觀點(參羅二28~29;西二14~17;林前一17)相反,
並且這個習俗很快便消失了。但他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他雖不贊同這個習俗,卻可拿它來佐證,
倘若人們不相信死人將來要復活,就不至於為死人受洗了。
(2)活著的人因被死去的信徒親友所感動而受洗,盼望將來復活後
仍能彼此相聚;此處『為』字指因著死去之人的緣故受洗,
而不是指替死去之人受洗。
(3)死人是指已死去的信徒,但受洗是在他們生前作的,
只不過現在保羅追述他們的受洗時,稱作為死人受洗。
(4)如同下文所述『天天冒死』(31節)、『同野獸戰鬥』(32節),
乃是一種寓意說法,『死人』指靈性死的人(弗二1),
『受洗』指受苦(參路十二50);信徒為不信的世人而忍受苦楚,
乃為著將來復活的盼望。
以上(1)和(2)點,比較合理;(3)和(4)點,相當牽強。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小蕃薯 說:
謝謝大家... 我可能不知哪有毛病感覺看愈多次不懂的地方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