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約伯:祂雖殺我,我還要信祂

聖經新舊約

他不是自義的人嗎?也是不信的人?為何還有信心說出這種的話?


發問者: susan876
發問日期: 2012/04/01


稱頌
敬畏
信心
不信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14/03/07
本篇資料庫ID 5310
最佳解答

Blue Sky 的回答:


在約伯記1:1, 約伯被描述成"完全正直, 敬畏神,
遠離惡事.", 當他家產被毀, 兒女死亡時, 他仍就
讚美神. 他說: 我赤身出於母胎, 也必赤身歸回,
賞賜的是耶和華, 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耶和華的
名是應當稱頌的."

1:22在這一切的事上, 約伯並不犯罪, 也不以神
為愚妄.

不以神為愚妄, 這是很大的信心, 也是對神正確
的認識. 當我們埋怨時, 我好像把神當作無知,
無能 ,不善良的神, 但是約伯即使不了解為何他
會遭遇第一章描述的災禍, 他卻仍願意尊敬神.
不抱怨神.

這樣的信心和信仰的程度, 有多少人比得上?

敬畏神的人就不會遇到災禍, 疾病, 苦難嗎? 約
伯的朋友信心和敬虔未必比得上約伯, 但是卻私
自揣測約伯一定是因為沒信心 , 或是家人犯了罪,
才有此遭遇. 這不是我們常遇到的狀況嗎? 有時我
們對別人的勸勉 ,或是別人對我們的勸勉, 其實也
透露出了一些自己的評論和猜測, 反而傷害到人?

印象中約伯記裡沒有提到約伯是自義, 不信的人.
他的信仰程度算是很好的. 但是再屬靈的人都仍
舊是人. 有一定的極限. 約伯後來的話語中雖有埋
怨, 但也透露出他對神的認識和信心, 可是認識不
如眼見, 他遇見神後, 才完全放下自我.

回答日期 : 2012/04/01

最佳解答

寶同 的回答:


約伯的第三個朋友瑣法更是頑梗,眼見約伯對其他兩人的勸勉反應惡劣,他怒氣填胸用謾罵的方式責備約伯,他原是來安慰的,卻變成攻擊,同情變成重擔,勸勉變成定罪。他為了使約伯悔改,甚至恐嚇約伯,若不悔改,必要落在永遠的黑暗、困苦和絕望中,這是約伯所無法接受的。

約伯以他雄辯而豐富的言語,諷刺瑣法揭露他的無知。約伯對上帝的智慧和知識,比三個朋友還多,約伯認為未曾受過苦的人,沒有資格對那些在苦難中的人肆意定罪。他對友情極度的失望,他希望他們不要作聲,不要再困擾他,讓他在極端痛苦中,仍能保有內心的寧靜。(伯十三13∼19)

約伯轉向上帝,求上帝給他辯白的機會,他對上帝的信心始終沒有失去!約伯記十三章15節是約伯在苦難和絕望中對上帝發出絕對信心的呼喊,在不同的翻譯中我們可以體會約伯對上帝的心:「祂雖殺我,我仍要信靠祂。」「他雖殺我,我仍不懼怕。」「祂雖殺我,我卻等候祂。」「祂雖殺我,我也不猶豫。」「祂若殺我,我願接受。」「祂雖殺我,我仍不與祂分離。」約伯的信心在苦難中更顯得可貴而真實。約伯的信心使他成為撒但無法對付的人。

約伯在爐灰中所顯露對上帝的信心,是否讓你想到在摩利亞山上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那種勝過死亡的信心,只有經過十字架的苦難才能擁有。信徒啊!不要拒絕任何臨到你身上的苦難和試煉,因為那是經過上帝化裝的祝福。

當約伯的患難愈來愈大,在痛苦的黑暗中越陷越深時,他唯一的出路便是抬頭仰望那位創造祂的主。雖然他始終無法明白受苦的原因,但透過信心,他尋索到亮光,上帝要成為他的拯救。(伯十三16)

回答日期 : 2014/03/07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神所寶貝的 說:

我相信當我們越認識 神的時候,我們也會相約伯說那樣的話的.

2012/04/02

巴斯托夫•瓊斯 說:


誰說約伯是自義、不信的人?
正好相反!

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