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霖與天糧》9月25日
《每日甘霖與天糧》9月25日
《每日甘霖》
九月二十五日
「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十三30)
昔日神吩咐摩西差派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領上迦南地去窺探那地,他們回來之後,其中的十人,雖然承認那地十分豐富,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他們卻同時向以列色人報惡信。他們形容那地居住的人是吞吃人的,描繪自己在那地居民面前如同蚱蜢,使以色列人的心消化如水,大大埋怨神,全然失敗。
然而,對於有信心的迦勒,他同樣是十二探子中的一個,他並沒有被那些身量高大的迦南人所嚇倒,相反的,他完全信靠神,所以前來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迦勒說這話,不是他不知道迦南地有七大民族、三十一國佔據,又有偉人的後裔居住。相信他全然知道那地的情形,但他因認識神的得勝和應許,所以,他能滿有信心的激勵以色列人立刻上去得地。
在此,我們看見同樣一班人上去窺探那地,但回來之後卻有兩種的結果,有報惡信的,有報喜信的。其最大的分別是在於他們對神的認識和信心有多少。
現今同樣是不信和邪惡的世代,我們在天路的旅程中是時常看環境,還是憑信跟從主呢?是遇艱難就發怨言呢?抑或是因信仍然讚美神呢?
《每日天糧》
九月二十五日
求聽禱告
「神阿,求你留心聽我的禱告,不要隱藏不聽我的懇求,求你……」(詩55:1)
禱告的生活和經驗是信徒最主要的生活和經驗,沒有禱告生活的不是好信徒,沒有禱告經驗的,就不會有其他屬靈的經驗,只有藉著禱告才能親近神與神有交通,只有藉著禱告的經驗,才能更認識神和祂的作為。如果我們要認識神,在靈性上有長進,就要多禱告, 並多有禱告的經驗,不但有神聽禱告的經驗,也有不聽禱告的經驗,有立刻蒙允的經驗,也有長久禱告才蒙應允的經驗。
我們讀詩篇的時候,看見大衛是常常禱告、隨時禱告、多多禱告的人;因而他的禱告經驗也非常豐富,使他更認識神,明白神的意念和作為,也使他的靈性更有長進;他的禱告有時是非常誠懇,甚至整夜流淚,不停地哀求,心幾乎破碎。可見並不是一禱告就都立刻蒙垂聽的。有時他覺得神向他隱藏,甚至掩面不聽,毫無回音,令他非常難過、哀嘆、悲痛。
是的,我們也會遇到這些情況,有這些經驗,有時越禱告,好像事情越不成功;禱告如同打空氣一樣,或像踫壁撞回來一樣。不過,這並沒有使大衛灰心不信,放棄禱告,他仍然不住的禱告,最後神還是聽見了,也證明神是應允了(詩65:2)。
網友回應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wong1668
|
感謝主.
發言日期:2013/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