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霖與天糧》10月15日
《每日甘霖與天糧》10月15日
《每日甘霖》
十月十五日
「從瑪拉起行,來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就在那裡安營。」(民三十三9)
「瑪拉」是「苦」的意思,「以琳」是「棕樹」的意思,「棕樹」表徵得勝;「十二股水泉」表徵滿了聖靈活水的供應。
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的第一個站就是住在瑪拉,那時百姓遇到那裡的水都是苦的,令他們不能喝用,以致眾人都埋怨神。後來神吩咐摩西用一根木頭丟在苦水中,苦水就變甜了,也就是表徵經歷基督的十字架,苦中也變甘甜。然後,他們第二站來到以琳,有十二股的水泉供應他們,又有七十棵棕樹讓他們可以安營安息,他們就大大歡喜。
昔日以色列人在曠野所走的道路, 正是新約聖徒走天路的表徵,正如主耶穌曾向跟從祂的人表明,跟隨祂所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是要進窄門、走窄路,要經歷許多的艱難。有如遇見「瑪拉」的苦水,在天路旅程中受到逼迫、困苦、羞辱、孤單和艱難。但一想起主十字架的大愛,那下垂的手、發酸的腿就要挺起,一切的疲倦灰心就要頓時消失,真是經歷苦水變甜了。不但如此,經過苦難之後,就要享受以琳棕樹之地的得勝和聖靈活水的供應,且滿了安息和讚美。然而,神不要我們一直停留在享受中,而是要我們跟從主往前去承受美地──國度。正如昔日祂引領以色列人往前去面對新的挑戰,去承受祂的應許。但願我們無論順境、逆境都跟從主進國度。
《每日天糧》
十月十五日
非降災禍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29:11,12)
當以色列人在被擄之地,遭到患難之時,想到神對他們所做的究竟是什麼意思,豈不是降災禍的意思嗎?神不但不賜福給他們,反而降災禍給他們,不但不聽他們的呼求,反而延長他們的苦難,那叫他們怎能忍受得住?對神豈不是要失去信心,對自己的前途豈不完全灰心嗎?在耶利米哀歌書中更滿有哀嘆之聲,在約伯記裡也顯出約伯對神誤解,而產生懷疑的不平。
神對待祂的子民和信祂的人究竟是什麼意念呢?神自己的回答是,他向屬祂的人所懷的意念,是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是叫他們末後有指望。這是神心裡的意念,人卻看得不清楚,反而當成降災禍的意思,神為什麼這樣叫祂的子民受苦呢?問題就是神所看的是將來,我們所看的是現在。神要使我們以後有指望,而不是現今就得福。因為現今的試煉和痛苦,有它的需要。
沒有現在的苦,將來可能受更大的苦和災禍,永遠的損失和痛苦,因為有了現在的試煉和痛苦,就帶來真正的轉變和造就。神要因人所受的苦難,加倍地賜福。
網友回應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wong1668
|
發言日期:2013/10/16
|
寶同
|
但願我們無論順境、逆境都跟從主進國度
發言日期:2013/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