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5月28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我古老的原创佳作--我的哲学笔记〔活动〕

分享人: 心中安静的才有爱的真谛
分享日期: 2013/11/23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1個人說阿門    有1個人回應
推薦給好友:

简体版繁体版注册笔名申请版主招聘信息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关于我们广告服务
按作者: 标题: 全文查询: 精华帖: 注册笔名:
登录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笔名 忘记密码 文学城首页 | 新闻直通车 | 热点论坛 | 日 记 | 博 客 | 书 签 | 悄悄话 | 相 册 | 群 组 | 个人帐号 您的位置: 文学城首页 » 热点讨论主题 » 文化走廊 » 我古老的原创佳作--我的哲学笔记〔活动〕我古老的原创佳作--我的哲学笔记〔活动〕
来源: christian2007 于 2010-03-08 06:39:11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5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我曾经在高三的时候写下了以下的看法,现在重新把它放出来,给大家欣赏。


第一页

苏格拉低 ----〉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
(美德就是知识) (理念论:      (逻辑形式与规则)
          最高的知识      知识论哲学扎根于语言和逻辑之中
          就是对善的把握)

思想史洞察力:美德与知识成为一种语言意义及其现象,却脱离了人的心灵作用
结论:生命不是美德,就是知识,却没有上帝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页:

如果说没有超验的“自在之物”,没有真理的话,人的内心中的认识活动就无法超越自身去认识外界的变动;因为环境对人的心灵来说,就是超越了自身的内在局限;从这个意义上来推论,环境作为人的外在局限,以及人作为自身认识活动的内在局限,这两种局限就互不干涉,彼此之间也无法超越对方的领域去认识对方的意义,就连对方的现象与变动也无法认识;因为在没有真理存在,没有超验现象的意识下,人只能认识自身,环境对人及其心灵活动来说就是陌生的,就是死的,就是无意义的


第三页:

当人断定一切都是相对时,也就认可了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曰“命运”在主导着世界与人,也就否定了人能够认识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可能性;那么,人的认识活动就从心灵中抹除,就变成没有意义了,其存在也是多余的。


第四页:

实用主义思想的缺陷:

1)历史发展的问题限制了“实用”的意义
2)权威基础的问题。这使任何“实用”行动都增加了权力运作的可能性,成为权力机制隐藏自己存在
  意义的手段,工具,阴谋,方法或口号
3)真理被漠视了。它使真理自身失去了基础,只有行动,而没有内在感情


第五页

矛盾:

1。高唱科学的创造力量,却怀疑科学的批判力量
2。理性成为一种“追求”的形式,或者成为日常生活的目标或工具,但是忽略了灵魂更实质的力量
3。科学在它自身的胜利之力量上被意识形态所弃绝其主体性,却被要求只局限在记录变化,描述,分类和概括上,并且要求将其自身力量的注意力放在被忽略的领域内,或放任自身于任意选定的对象。


第六页

                   上层建筑╱生产阶层
                (创造技术与社会运作的力量)
                 *           *
                *             *
               *               *
              *                 *
             *                   *
          学者集团* * * * * * * * * *市民机构
       (批判力量与怀疑力量)            (生活工具与日常目标)


第七页

现实(文化形式)与理性(构造体系的主体性力量)在创造并促成各企业与集团之间利益和谐之使命上存在着一致的联系;但是为这利益和谐构造一个共同的“思想意识”这任务上,现实与理性却又产生矛盾分裂,以至于各行其道。

              现实与理性之间的联系
对古老体系的尊崇〈-----------------------〉唯物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第八页

1。经验是无法陈述的,因为经验本身不是一种自然规律或是自然规律的结果;经验往往是与自我信
  念,自我认识,寻求自我息息相关。
2。任何的规律及其对规律的陈述,往往是超越经验形式的,虽然它以经验意义为其标准
3。观察不需要依靠经验,它只在于对所期望的规则性凸现采取一种信念式的回答方式
4。从观察到概括之间,是没有任何确证的意义,只能当作一种论断形式。
5。观察总是有选择的,它需有一种专门语词的描述性意义,以及以相似和分类为前提。
6。习惯与重复之间以相似为前提,却以信念为宗旨。
*人性的实践方式,自然规律与历史进程是在苦难中彼此相遇而参与其“变化”的意义
7。一个事实总是引起新的问题,即关于他知识的那些不可直接观察的因素的源泉的问题。
8)一切观察都包含按我们的理论知识所作的解释
9)意义和真理之间存在深刻的相似,并且还有一种哲学观点,试图把它们联系。
10)纯粹的,为玷污德和确实的源泉是不存在的,起源和纯粹性问题不应当同正确性或真理性问题相
   混淆
11)清晰性和明确性不是真理的标准,但是隐晦和含混之类的东西却可能象征错误。
12)没有什么规则能够保证从真实观察推出的概括是真实的,虽然常常重复。

*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描述,有一半以上是反映了我们的文化方式和文化态度,因为这种描述有其哲学新
 年或哲学基础(现实原则)


第九页

1)对“主体”的一是及其对它的理性建构,之间的界线是很难区分的,因为它们都在思考活动当中,
  都被视为一种或几种范畴来“处置”
2)“人是主体”,这是一切理性在思考自身时的总体信念,以作为思考外在意义的“跳板”。--这
  不是科学方法,而是文化的理念。科学只不过是对此理念加以试验和“证伪”罢了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小敏敏

我讀哲學系時都沒你用功

發言日期:2013/11/23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