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5月19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送给我的爱人,思想的自由文章(2)

分享人: 心中安静的才有爱的真谛
分享日期: 2013/11/25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1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灵魂存在的证据

本人曾天真地以纯粹的名词作一首现代诗,结果因困难重重而以失败告终。这就提醒了我一点,即:世界上所能见到的独立的实体,也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上所称谓的物质环境,以及与我们的生存相关的具体事物,其实都是在人的灵魂的存在下,被表现着的基本现象。也就是说,人的灵魂的确存在着。


名词最基本的功能乃在于展现出一定存在着的东西。尤其是现今社会充斥着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每一次睁开眼都能见到代表着我们生活水准的物质性指数。这使我们以为名词是重要的,而动词或形容词只不过是紧跟着我们所要表达的物质环境。然而只要审问自己,能否能用一次完全属于名词功能的词语结构来创作一首现代诗,以概括或表达出真正的物质生活形式呢?诸如只以诸如“眼睛”,“身”,“床单”,“早餐”,“屋子”等纯粹的名词性组合,而不用任何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形式概括出我们每当起床后,所见的一切生活现象吗?我们的名词难道可以构成我们物质生活的社会规律吗?例如,我们是可以以诗歌的方式或形象来刻画出如此的一天中的生活成果,即:梦境╱门外遥远对嘴╱转身:天花板向家中╱眼睛爱好黑暗回忆.。。。。。。这是基本上对一桩起床那一刻所发生的感受过程的描述,如被外头的声音吵醒,在躺卧的睁眼中仍然留恋着梦境,在开眼时从第一次看见自己房间的墙壁到转身过程中依序从上面的天花板再到家里一切东西都映入眼帘──这一切过程与感受是否就能以单纯的名词来概括呢?实际上不可能发生。因为这是从日常的语言习惯来说失效的,或者从语言结构来说是非理性的。即是希望点出睁眼时第一次所看见的墙壁,从而在诗歌创作内就概括出诸如“眼睛与墙壁间”此类的描述语,可是当中的“与”和“间”所代表着的介词及其所构成的并列式语法,就已经破坏了我们与梦想之间的约定。严格来说,我们只能以“眼睛,墙壁”来表达出起身第一眼所看见的墙壁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不在此注解,人们是否会直接就看出诗中的含义或其联想性质呢?尤其是我们只会乐于用自己的想象来“诠释”诗中的语言游戏。


不论是想了解作者的含义,还是想借着自己的意思来概括出诗歌的形式化意义,我们都无以用单纯的名词性组合来理解或解释完全的个别性名词的集合含义。因为只要理解或解释,任何意义的名词的纯粹性都会被破坏。理解,解释这两组一般性的活动方式,其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的动作与我们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语言的基本特征,即:任何的名词意义,都是借着形容词与动词来展现自己的整体;换句话说,名词若离开了形容词或动词,其所反映的客观实体就不能表达出其整体的存在形象及其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某某东西的意义,价值或形象”诸如此类的语言结构,所要注重的不是某某事物的名词性,而是我们对该事物所采用的形容词或动词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时我想起了中学老师曾经对我班说过“我们用自己的口所说的话,在整体生活上只占少部分,因为我们的生活形象大多数是靠自己的身体语言来操纵的”。若把这话进行“转译”,可以改成为:物质或事物的重量不影响我们的名词理解,但是语言中的动词与形容词却可以直接操纵着我们的物体感观。如果说各种名词反映了我们人类文化中对客观事物的实体性质的真实“看见”,那么所有的形容词与动词就可以说明了人类在操作着外在世界时,所认识到的自身之灵魂作为普遍存在对客观事物的掌握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对实体,客观,事物,甚至自我的各种具体感受,及其所反映着的不同态度取向(包括想象性的,情绪,呼吸等等),就使我们对人类之灵魂存在的直接显现及其间接认识的默认行为。


如果人类的文化自由完全的名词,也就是认为世界只有绝对的实体意义,那么由于客观世界里缺少了“表达”的参与因素,使我们与世界之间构成了绝对相互独立的两种没有关系的关系。如此我们的世界就不再是“我们的”世界,连陌生或抽象的关系也谈不上。严格来说,我们对任何具体事物的感观性认识,皆来自于存在着的各种的抽象性接触。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来自于社会这种代表着我们生理机制中的──抽象空间,抽象性“看见”,进行抽象联想的“头脑活动”,以及在联想中的手脚──这三大基本功能性因素达至综合形式的结果。没有一连串的抽象化过程及其结果,就没有一连串的认识作用,以至于两种互不相干的独立实体就无法产生任何方式的关系网络。这就印证了我们不使用具体的东西来了解具体的事物,反而用我们所抽象化了的具体意义来“接触”所要了解的各种实体性质。外在的具体事物的独立性质,其实就是构成我们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或论述对象。在部分组成中,在论述中,语言中的名词性结构构成了我们所采用的形容词与动词之方式的中介作用,而非直接目的。于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存在方式,存在性质和存在状态都间接地(但又直接地)说明了人类灵魂的真实存在。而这种存在本质上不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因为人类的灵魂就是人类存在本身的根本性言语之方式。


不过本人却不是说明了两种的哲学形态:一种认为灵魂依附在自然或任何事物上的观点;另一种认为世界与心灵之间是一种对应点。关于前者,本人不认为灵魂是依附于任何的物质性实体,我只是强调一点: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切外在实体,实际上是从我们语言中的形容词与动词来“定位”的名词性意义--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也许是永?的真相,即:物质性的实体不是作为我们灵魂之外的独立客体,反而是我们的灵魂在左右着外在实体的本质意义。也就是说,一个独立的正式实体,必须在人类的灵魂作用下,才能既活在客观性当中,也活在人们的内心之中。更精确地说,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社会意识决定了人化自然的社会性存在。没有人的存在的先验性和历史性,就不存在着一个历史过程的人化自然(即社会存在)。在这基础之上,本人更不认为是在寻找灵魂与世界之间的二元关系,例如些人或许会提出如下的反驳观点,即:“名词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了我们,有了世界,才有了名词”,以至于会认为比如说,“世界全是金子做的。可是呢,它却有树,有山,有云。这树,这山,这云全是金子的。山不是树,树不是山。树是你的,山是我的,你抢我的树我就恨你,我占有你的山我就高兴。这就是生命。”;可是在我看来,您的观点很可能受了当代的相对主义的影响。据我所知的,相对主义的最大漏洞就在于它把社会实践在历史发展中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当成为绝对的历史性差异。这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诠释的。但是当我用眼睛去观察以至于去领会一般人的一般生活方式时,一般生活的相对主义只不过是为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社会利益斗争等等的历史实践来作辩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观点只不过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为生存的利益而斗争的工具形态;以至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就脱离不了社会观点的约束。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性质。所以马克思才认为,如果我们不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把他们是为社会历史下的产物的话,一切的观点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而哲学或观念上的形而上学,其实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另一形式或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所面对的世界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形态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也是我们的真实世界。这是从生活的物质生产结论来诠释的。然而当我们回到内心时,就会发现我们生存的整体形象其实就是社会无意识过程,以至于我们的名词意义只是用于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及其结果;可是我们所运用的形容词或动词只不过是名词的社会性的修辞工具,用于表现仅有的社会经验的种种得失成败的结论及其过程。然而,当我们以为世界上只有物质主义或资本主义(包括已经资本化的社会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实体性时,其实就是用名词的历史实践的丰富内涵来“统治”各个层面的社会领导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纯粹完全的名词的物质形式来作为我们的丰富内涵的表达方式呢?反正现实的社会要求现实的创造物本身,而非人的创造活动。可是没有人的创造活动,何来的社会上的创造物形态呢?于是只注重现实的世界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对世界的表达方式,概括方式,描述方式,甚至创造活动之方式。否则我们的世界就只剩下纯粹的物质成果,却没有诗化的世界或感情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形容词以及动词引导着我们名词的丰富创造,以至于在世界中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世界是真实的,我们的丰富本质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随意排斥任何一方,但也是必要分出优先次序来。否则我们很可能再次落入到马克思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之异化形态了,从而不但不了解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也不了解真正属于人的人的本质力量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