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學的溝通﹣﹣﹣鄭捷背後的「溝通」省思 
溝通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鄭捷跟整個社會有良好溝通,悲劇就能避免了! 
表面看起來,捷運殺人案跟「溝通」沒有關係,但是骨子裡,卻藏著很多嚴重的溝通問題。 
鄭捷隨機殺人已經夠嚇人了,更駭人的是;他犯後的「冷血」,很顯然;這個世界跟他之間唯一存在的關聯就是「仇恨」。 
這就是問題所在! 
傳統以來,大家印象中,溝通就是「跟自己認識的人講話」,但是這不是事實!我們生活在一個團體中,小自「家庭」大至「社會」,你活著的「感覺」如何?那就是一種「溝通」,也就是說,溝通是一種情緒而不是「講道理」。 
你活在家裡,快不快樂? 
你活在學校,開不開心? 
你活在職場,得不得意? 
你活在社會,溫不溫馨?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所以;事發之後,整個社會被提醒,不要被恐懼環繞,不要因為這件事阻隔了人與人的溝通,你不必刻意搭訕,但是只要點一個頭,一個微笑,能不能讓社會不要那麼冷。 
我們樂見民眾寫卡片,擺花,這是很好的一種無言的溝通。 
溝通本來就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大家以為的「喬事情」。 
底下列舉四種我們常用的溝通方式,並且以小孩打電玩為例說明: 
1. 指責﹣﹣﹣你又打了? 
2. 講理﹣﹣﹣你打太多了吧,要不要關掉了。 
3. 安撫﹣﹣﹣乖,不要再打了,我們出去吃東西 
4. 轉移話題﹣﹣﹣你書讀完了嗎? 
顯然地;我們慣用的四種方式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溝通」,因為沒有命中「小孩愛的電玩」的根源當然更談不上有效解決這個困擾。 
但我們卻習慣性把它拿來運用在夫妻跟親子這種親密關係中 
真正的溝通是帶來一種「良好的感覺」,是一種「被瞭解的愉悅」。所以想跟孩子溝通打電玩應該是先理解他在其中得到的成就感,然後再一起商量對策,這才是溝通,溝通永遠必須以「感受」為優先。 
永遠不要去找「溝通的技巧」,因為一旦有了「技巧」的想法,代表我們「只想快點擺平糾紛」或是「擺脫這個人」,對方往往成為冰冷的「一件事」。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無法跟他溝通」,或是「對方根本就不溝通」怎麼辦? 
怎麼辦?想辦法啊! 
其實不是這樣的,當我們覺得某一方不溝通或是溝不通的時候,真正的原因是「心裡的距離」而不是「溝通的技巧」。 
當一個人根本不想講話或是懶得講話,不是去找方法,而是拿出誠意去「瞭解他」。 
「用自己以為對」或是「自己為對方好」的方式去對待另一方,真的不是溝通。 
唯有整個社會的每個小單位都能真正溝通,人與人才有愉悅,社會之間才有真正的信任與熱情,那才是一個溫暖的社會。 
但願鄭捷事件教導我們面對「真正的溝通」!
															
								
						    
 
   
    
 
 
	
    
        |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   KLC
 | 不錯!
 一切問題源自於“溝通”
 一切問題也解自於“溝通”
 
 發言日期:2014/05/27
 
 | 
				
	 
	  
		
	 
					
						|   wong138
 | 
   
 發言日期:2014/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