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7月14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光暗不相容

分享人: 非比👣🕇
分享日期: 2017/10/05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阿門   
推薦給好友:

10月5日
10月5日 光暗不相容
作者:郭奕宏
經文:約翰壹書一6 - 7

6我們若說是與上帝相交,卻仍在黑暗?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7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在新約聖經中,「黑暗」(scotia)出現了十六次,大部份是在約翰的著作中。包括在約翰福音出現了八次;在本書信中出現了六次 ,可見約翰對光明和黑暗的相互關係認識至深和重視。約翰清楚斷言在光明中完全沒有黑暗的餘地,甚至說:若有人宣稱與神相交,又生活在黑暗裡,這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是在說謊話。這種堅決肯定的立場正正是今天末世信徒最需要認識的。不少基督徒常在生活行事的抉擇中掙扎,將基督徒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規條成為重擔和枷鎖。有一篇關於基督徒屬靈生命掙扎的文章,正好刻劃出生活在軟弱中的信徒,每天面對光明生活要求的唏噓。
「有許多信主的人,覺得維持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件吃力的事,而且是非常吃力的事。天天在那裡作,天天在那裡嘆氣;天天在那裡努力,天天在那裡失敗;天天在那裡維持見證,天天在那裡羞辱主。有許多人要拒絕罪沒有能力;不拒絕罪心裡沒有平安;要忍耐不能忍耐,生氣心裡不平安;要愛心沒有能力;恨人心裡難過;許多人作基督徒作得累了,作得疲倦了。他們覺得我作基督徒好像挑了重擔爬山,總爬不上去。當他沒有信主的時候,是勞苦背罪孽的重擔,信主後,是勞苦背聖潔的重擔。把那一個擔子,換了另一個擔子,也是很累,也是很苦。」
以上的掙扎就好像在形容一個信徒雙腳分別站在光明與黑暗中,甚至每天多次在光明和黑暗間徘徊。約翰說這是不可能的,若我們活在黑暗裡就是不屬神的人,不可能與神相交,也不能與其他行在光中的信徒有團契生活。
有一天,有一位教授決定挑戰他的學生。他問:「是否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神所創造?」一位學生勇敢地回答:「是,祂創造了一切。」 教授問: 「全部?」 學生回答: 「是,所有一切。 」「換言之,神創造了罪惡?因為罪惡存在。」學生沉默下來不知如何回答。
教授沾沾自喜地證明信仰只是一種神話傳說。忽然另一位學生舉手問:「教授,可否問你一個問題?」教授回答:「當然可以。」「是否有寒冷存在?」 教授答:「當然,難道你從來沒有感到寒冷嗎?」「老師,事實上寒冷並不存在。根據物理學的研究,寒冷是完全地缺乏熱所造成。只有能傳遞能量的物體可以被研究,當該物件傳遞能量的時候就會出現熱量。沒有熱量,該物件不能移動、反應。但寒冷並不存在。我們創造『寒冷』這個詞去解釋缺乏熱的情況。」
學生繼續問:「黑暗又如何呢?」教授回答:「它是存在的。」「老師,你又錯了,黑暗只是完全缺乏光明。
你能研究光與亮度,但不能研究黑暗。 尼古拉的光譜中,能夠透過光的頻率顯示不同的亮度。黑暗只是一個被創造的詞彙來形容完全缺乏亮光的情況。」
最後,學生問:「老師,那罪惡存在嗎?神並沒有創造罪惡。罪惡是在人的心中沒有了神,它是缺乏愛、謙卑和信心。愛與信心就好像熱和光。沒有了它們,就出現罪惡。」
現在卻是教授保持著沉默……這個學生的名字是: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這也是他著名的光黑論。
思想 : 我們都承認在基督徒生命中,也會偶然被過犯所勝,然而,行在光明中的基督徒,就是因相信和接待耶穌的人,藉著神所賜的聖靈,叫我們行在黑暗中的時候心中感到不安與羞愧。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