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5月30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5月3日「我要向高山舉目」

分享人: 非比👣🕇
分享日期: 2018/05/03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1個人說哈利路亞    有3個人說阿門    有1個人回應
推薦給好友:


5月3日「我要向高山舉目」
作者:黃天逸
經文:詩篇一百二十一篇1-4節

1 (上行之詩。)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2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3他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4保護以色列的必不打盹,也不睡覺。
5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
6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也不害你。
7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
8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詩篇》一百二十篇告訴我們:當朝聖者踏上這條朝聖之路的起步點時,我們要知道:耶和華神是我們在這洪濤波浪之中的倚靠;而一百二十一篇呢?詩人要告訴我們:當我們在這路上前進時,神是我們「永遠的保護」。
走進第一百二十一篇,詩人那「舉目」(1節)的行動是非常重要的,何以這樣說?試想,耶路撒冷聖殿建造在海拔一千尺的高山上面,並且根據《詩篇》一百二十五篇讓我們知道,錫安山是被「群山」所環繞的。換言之,對當時候的朝聖者而言,這朝聖之旅的艱難,實非筆墨所能形容。面對著「群山」,前進確實是一項對體能、情緒和心靈三方面嚴峻的考驗。詩人這「我要向山舉目」、並且「我的幫助從何而來」的呼喚卻彷彿提醒我們:切勿忘記在「我們」與「我們所遇到的困難」之間,還有我們的神呢!當詩人「舉目」望見「群山」、望見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的時候,詩人這「舉目」的行動也許並不是迷失方向,而是望見眼前更重要的焦點,就是「從那位創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2節)的「幫助」。由此看來,詩人這「舉目」有兩個重要的意義:

即使在危難關頭,詩人對神仍然有著堅定的信靠; 詩人所認信的,不是外邦的神祇,卻是那位與他、並與整個以色列有盟約關係的神。
再讀下去,第3-4節首先讓我們看到詩人所認識的神是一位「保護以色列」的聖者。何以這樣說?
許多時候,當我們讀到這兩節經文時,不期然將焦點放在「不打盹」、「不睡覺」上,突顯出神是一位不疲倦、不需要休息,並且長遠活著、時刻看顧和保護人的神。只是,我們卻忽略了詩人在這裡是刻意將他對神的認識和信心,放置在「以色列的歷史」場景裡。
試想,當朝聖者唱起這一首詩,唱到「保護以色列」一語的時候,他們會想起甚麼?也許是他們的先祖出埃及、過紅海的經歷;但更可能的,卻是他們對神的「埋怨」(出十六)、或是因為沒有水喝而與摩西的「爭鬧」(出十七),甚至可能是他們因著摩西遲遲沒有下山而對神的懷疑,結果製造金牛犢(出三十二)等等的「歷史」。事實上,以色列的歷史確實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不信」神。即使以色列人經歷過許多次神蹟,甚至每一個神蹟都是震撼人心的,然而,他們仍然是「動搖」。
《詩篇》一百二十一篇讀到這裡,在這朝聖旅途之中,詩人要問一眾朝聖者:我們都對神有完全的信心與信靠嗎?



思 想
望向這一位掌管歷史的神,我們確實不用為著面前的難處和挑戰而驚恐,因為,神是一位時刻站在我們難處之中的神。這條朝聖之路也許不容易走過,只是,當我們「舉目」望見這位永遠保護我們的神之時,我們又何用驚惶呢?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非比👣🕇

當我們獨立來看我們一生歷史……何嘗不是像以色列選民歷史,充滿了上帝對我們的忍耐、施恩、赦罪、幫助……

而我們總是不信、疑惑、焦慮、偏行己路、犯罪……
上帝管教之後,我們才能學懂交託、信靠、順服、然、老煉、輕省……

感謝上帝,到如今一直憐憫幫助那些尋求祂面,投靠祂的人……


發言日期:2018/05/03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