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3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民塗鴉牆 快人快語 生活分享 愛秀圖片 我心經句
我的部落格 分享快人快語 分享生活分享 分享愛秀圖片 分享我心經句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參與回應及分享 [我要登入]

「Mindfulness」(正念)就是佛教冥想

分享人: 基仔二
分享日期: 2019/11/30
檢舉內容: 檢舉不當內容/回應
回應:
推薦給好友:

「Mindfulness」(正念)就是佛教冥想

張逸萍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mindfulness.htm


無論住在美國或東南亞,不難聽到「Mindfulness」(正念)一詞,因為「正念減壓法」(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現在非常流行。它是1979年美國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於麻州大學醫學院所創設之療程,結合西方醫學/心理學研究與東方禪修傳統。迄今北美已有三百多家醫院及機構開設。[1]



卡巴金的「正念」法

卡巴金在他的《正念入門》(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一書中解釋怎樣「Mindfulness」。首先,要有正確的姿勢,坐下或站立都可以,背要直,或使用墊子,眼晴可開可閉。然後他介紹幾個「引導冥想」(Guided Meditation)。他的第一個練習是以一粒葡萄乾為專心注意的對象﹕把葡萄乾拿在手上,用你的手指感覺它,想像自己把它吃了,在你的口中,慢慢細意咀嚼、吞掉、在你身體內的過程。第二個練習是專心注意自己的呼吸。留意呼吸的感覺,呼出吸入,從你的鼻孔,進入身體、或在肚裏、腹部起伏……若有分心,把集中力帶回呼吸上。[2]

卡巴金還建議了幾個練習,基本上相同,只是用以幫助專心、叫思想平靜的對象不同。他在書中解釋說﹕「一些佛教冥想的做法,幫助穩定和校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可以做更深層的工作……」,「不要讓心靈搖擺,就是絕對穩定……」[3]



冥想的一貫模式

其實這不過是冥想的另一個變化。首先,卡巴金在《正念入門》書中,「mindfulness」(正念)和「meditation」(冥想)兩字經常交替而用。[4]

新紀元運動有各種不同的冥想技術變化和名字,但是它們都依循一個一貫的模式﹕

(1)身體松弛;
(2)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圖畫或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專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東西,有時也會利用重複背誦一句很短的咒語(mantra);
(3)所有技術不外乎使感覺器官疲倦,于是頭腦停頓;
(4)最後,進入變異意識狀態。

請見「不再新的「新紀元運動」」的更詳細解釋。

「Mindfulness」或「正念」所用以幫助專注的是——當下的察覺和感受。



佛教的「正念」

「正念」或「Mindfulness」不但是冥想,而且是佛教的冥想。卡巴金也認識到﹕「正念常被形容為佛教冥想的中心。」[5]

佛教有一個主要觀念,叫做「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念就是第七個,在正定之前。

《佛教百科》解釋正念為「……完全拋棄了“我”的念頭,只考慮世界的真相,不再執著……」,於是帶來下一步的正定,身心寂静地修行。[6]一位法師解釋說﹕「正念就是專心注意安住在一個目標……而達到心不亂。……經長久修習,可以引發「心一境」的境界,……即能得正定。」[7]

用我們今天日常的術語來講,就是練習將思緒平靜下來(正念),於是最後帶進冥想狀態(正定)。(雖然今天的「Mindfulness」並不強調要達到冥想狀態,但是只要練習冥想,遲早會進入冥想狀態。)



甜頭和危險

當然,促進「正念減壓」的人表示,它有很多益處。例如﹕改善焦慮、失眠、長期疲勞或慢性疼;改善生活現狀、重拾生命喜悅等等。[8]

但是,有人表示,它帶來害處,因為﹕習慣麻木自己,否認負面情緒,不是有效的辦法。感情只是暗號,要修正,就應該修正問題本身,不是其暗號。逃避問題,使傷痛沒有好處理。若要解決人際關係問題,必須努力,不是冥想就可以的。此外,迴避情緒,能使人失去同情心,又影響自己感受積極情緒的能力。[9]

另有表示﹕正念減壓中的瑜伽練習,有時會超出一個人的體力。此外,正念也會在感情產生危害,例如開始時,悲傷、憤怒、懼怕的感覺反增加;傷痛、被虐待、上癮的經歷,可以提高這些負面反應。[10]

另一位練習者表示﹕開始時,很多人都有健康良好的感覺。可是,有人慢慢意識到自己黑暗的一面,或抑鬱、激怒、害怕,有時甚至引起精神病。當有些人經歷到『無我』時,瘋狂或恐怖會伴隨而來。[11]



結論

沒錯,「冥想—倒空頭腦,先甜頭、後禍害」,Mindfulness又是一好例子。








[1] 「Mindfulness 中文網站 (正念/正念減壓)」(http://www.mindfulness.tw/), Sept, 13。[2] Jon Kabat-Zinn, 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 Reclaiming the present moment -- and you life (Boulder, CO: Sounds True, 2012), part 5 Practicing. [3] Ibid., p. 24-25. [4] 例﹕Ibid., p. 61, 103-04. [5] Ibid., p. 21. [6] http://www.rushiwowen.org/category-02-1-004.jsp, Sept, 13. [7] http://www.liaotuo.org/view-40090-1.html, Sept, 13. [8] 「Mindfulness 中文網站 (正念/正念減壓)」。[9] Melissa Karnaze, “17 Way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an Cause You Emotional Harm.” (http://mindfulconstruct.com/2011/02/04/17-ways-mindfulness-meditation-can-cause-you-emotional-harm/), Sept, 13. [10] “What ar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ndfulness?” (http://www.habitsforwellbeing.com/about/faq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mindfulness/what-are-the-risks-associated-with-mindfulness), Sept, 13. [11] UCSD Center for Mindfulness, Discussion (http://www.linkedin.com/groups/When-is-does-mindfulness-meditation-3703348.S.154618683), Sept, 13.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以上廣告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廣告連播系統,歡迎教會機構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