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5月1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樂齡產學合作 真理大學與伊甸基金會簽訂MOU

(2025年02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新北報導】2025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促進長照產學合作、培訓實習、教育與研究規劃,真理大學代理校長李宜芳與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於2月13日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伊甸基金會董事、守望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曹愛蘭則以「預約自主老年」為題,分享設立老年共享照顧住宅、培育關懷經理、生活秘書等構想。

李宜芳表示,伊甸基金會在台灣社會福利方面算是領頭羊,與真理大學同樣秉持基督教信仰核心價值,都是落實基督耶穌愛、犧牲與服務精神,致力於服務弱勢、身障及高齡者。期盼彼此簽訂MOU後,能在樂齡產學領域展開多元合作,也欣喜曾任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的曹愛蘭能到場分享樂齡服務政策上的豐富經驗,讓真理師生對未來長照關顧產業能有更多的學習。

曹愛蘭表示,65年前每年出生數約為40幾萬,到現在每年新生兒僅有13萬人的少子化,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高齡化時程」統計,2025年超過65歲老年人口數約470萬(20.1%),2050年將高達746萬人(36.6%),又依據2024年統計,獨居老人達97.7萬(23.3%)、老老彼此照顧則有51.8萬(12.4%),突顯提早規劃完善樂齡社福制度的必要性。

身為戰後嬰兒潮之一、現年78歲的曹愛蘭表示,過去有養兒防老概念,《民法》第1114條有規定:「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可是如今時代的新思潮卻是「預約自主老年」,通常父母不願打擾在事業、家庭辛苦打拚的子女,再加上現在台灣65歲以上樂齡者,有退休金、房產、健保、存款等經濟保障,更有能力自主規劃晚年生活。

她指出,現代老人很多選擇,有房產的夫妻寧願住在一起老老照顧,獨居長者若無經濟困難則可能聘請幫傭或入住養老院,也因人權、自我意識的抬頭,更多長者選擇不依賴子女,決定當「自主老人」。

曹愛蘭說,那就必須在自己頭腦清楚時,完整規畫好自己所期待的老年生活,包括財務管理、照顧安排、意定監護、遺囑與身後事規劃等,都可諮詢律師或公益團體。伊甸基金會推動的「我的老後生活筆記本」便是幫助長者預先規劃的重要工具。她並提議,在養老院與高端老人住宅之外,應廣設「老人社會住宅」與「老人共享照顧住宅」,提供更多選擇。

她進一步說明,「老人共享照顧住宅」透過社區型居住模式,提高長照資源使用效率,同時維持個人生活空間與自由,避免傳統養老院需固定時間集體用餐或作息的限制,讓長者能依自身需求過上更自主的晚年生活。

目前,真理大學正積極推動樂齡教育,並計畫透過MOU,將閒置學生宿舍改造為「老人共享照顧住宅」。此外,學校亦將在教育體系內培育關懷經理與生活秘書等專業人才,讓社工與長照相關科系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透過伊甸基金會的在職訓練取得專業認證。這也是伊甸與真理簽訂MOU的原因,盼望能共創台灣未來更完善樂齡長照的願景。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韓國年度最賣座愛情電影《30日》:夫妻關係從濃情蜜意變人間煉獄,「3個微習慣」回到起初的愛 (基督教今日報)
想再次靈裡興旺?走一趟聖地禱告行旅,陳光道:從深處找到使徒感動 (基督教今日報)
講座談預設醫療指示 社工重申「安樂啲死」非安樂死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 差傳資源僅有3%用在未得之民 台灣牧者:從全球視野看跨文化宣教 還有漫漫長路 (基督教論壇報)
21天為國禁食禱告會3月10日舉行 號召329萬人上凱道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