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5月1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金錢能使教會分裂,也能建造教會

每當我們將物質財富與祝福畫上等號時,聖經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財富在上帝的子民中造成分裂的情景。
(2025年02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Myles Werntz)近年來,人們花費不少心思嘗試釐清社會如何以及為何分裂得這麼嚴重 (尤其是美國基督教)。甚至在教會裡面,一個新的小型產業已然興起,承諾能幫助我們修補裂痕。

在關於教會分裂的諸多論述中,一些重複的問題時常被人提出:嬰兒潮世代對慕道友不夠有敏感度、南方的白人未能認真傾聽黑人教會鄰舍的見證,以及政治光譜兩端的激進黨派人士。

近年來,人們已付出大量心力來應對神學、種族及政治上的分歧。然而,還有另一個造成教會分裂的原因——聖經中提及它的頻率甚至超過上述任何一項——卻時常被我們忽視:財富。

如果我們要尋找真正使基督徒分裂的因素 (無論在整體文化層面,還是在特定教會內),但不仔細思考金錢扮演的角色,就無法從聖經的角度完整理解這個問題。我們越是對談論金錢感到遲疑,就越凸顯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因為聖經確實有許多關於財富造成分裂的教導。

然而,在我繼續討論前,必須先澄清一些事。我所說的「金錢是造成分裂的原因」並非要讓有足夠的錢付清帳單/供養家庭的基督徒感到內疚。確實,有些基督徒被呼召過著自願貧窮的生活,但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同樣的,我也不是在批評基督徒在財富運用上不夠慷慨。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常上教會 (或其他宗教場所) 的美國人捐贈給慈善機構的金額更高,並且願意投入時間行善的比例也更高。即使經歷了疫情的動盪後,基督徒的奉獻狀況大致仍保持穩定。

我們也應認識到,在舊約聖經中,財富常被視為上帝恩典的象徵。而這一點,常讓我們對金錢的看法變得更複雜。舉例來說,亞伯拉罕的財富標誌著他受到上帝的祝福。約伯最初的財富與他的正直、信實相關 (約伯記1:1-3,9-10),傳道書則說「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份」(傳道書5:19-20)。

但是,每當我們將物質財富與祝福畫上等號時,舊約聖經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財富在上帝的子民中造成分裂的情景。想想看所羅門,他為了建造聖殿及外國使節的宮殿而壓迫自己的百姓 (王上5:13–14;12:4);又或是大衛,被指責為富人欺壓貧窮百姓 (撒下12)。

新約聖經則更清楚地指出財富的誘惑,以及金錢如何導致上帝的子民分裂。光是雅各書中的警告就應足夠讓我們警惕。雅各書將我們對財富及受到特殊待遇的慾望 (雅2:1-7) 和謀殺、貪婪、打架及爭吵聯繫在一起 (雅4:1-3)。雅各特別警告富人,他們積存的財富會腐蝕人心、扭曲價值觀,並導致詐欺和壓迫窮人的罪行 (雅5:1-6)。我們應當留心雅各的教導。同樣,當馬太、馬可和路加三本福音書都記載了一位守法的財主因錢財而不願跟隨耶穌時,我們也應引以為鑑 (太19:16–30;可 10:17–31;路18:18–30)。

這些教導既清楚且有一致性:問題不在於富有之人必然不道德,而在於財富本身帶來強烈的誘惑——名聲、權力、奢華、奉承,以及自給自足的錯覺。

在提摩太前書6:17-19中,保羅指出,不僅「貪愛錢財」才是問題,「財富本身」也可能成為一個危險的「錯誤的盼望」來源: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這段經文讓我們更明白雅各關於財富是如何製造分裂的智慧教導。金錢會塑造我們、改變我們盼望的來源、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我們想追求什麼樣的生活。這正是財富能夠分裂教會的方式。

早期的基督徒細思這些經文及財富的力量時,有些人,例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教父 (Clement of Alexandria),強調我們「心之所向」的重要性。他教導說,只要一個人有著慷慨的心,即使擁有大量財富也不是問題,因為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被自己的財物所害。但革利免也承認,現實中只有極少數人能達到這種美德。

較常見的解釋則來自金口約翰 (John Chrysostom),他曾以拉撒路和富人的經文講授六篇不同的講道,說明擁有財富所帶來的危險。正如著名歷史學家彼得·布朗 (Peter Brown) 所說,金口約翰的觀點並非特例。初代基督徒普遍認為財富會毒害靈魂,因此他們鼓勵富人終身逐步釋出自己的財富。教會歷史學家海倫·李 (Helen Rhee) 亦指出,初代教會的傳道人常會為著富人的靈魂著想,警告財富的危險。

雖然從絕對意義上評估財富的影響並不容易,一個人可能在美國被歸類為貧窮,但從全球的標準來看卻很富有。無論如何,聖經和初代教會在談論財富時,都強調持續的慷慨及持續地將資源用於他人的益處上。如果我們消極地處理財富議題,就等於邀請財富來形塑我們的愛、我們的信仰實踐,以及最終地——影響我們作為上帝子民聚在一起的樣貌。聖經警告的核心在於,財富以及我們對財富的追求,確實會影響我們,基督徒不應緊抓著財富不放。

但是,如果財富自然地臨到我們,我們該怎麼做?有時候,這可能出於我們無法控制的原因——繼承遺產、辛勤工作的結果,或擁有某些社會特別重視的技能,這些都可能帶來大量財富,無論我們是否願意。

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聖經和初代教會的忠告都很清楚:財富伴隨著危險。我們或許傾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德性來妥善管理財富,但若我們真有智慧,就該對這種自信持懷疑態度。我們的財富越多,往往就越愚蠢地認為自己不會重複大衛和所羅門的失敗結局。聖經中關於財富的敘述,最終往往以罪收場,包括基督徒的彼此分裂。

從財富的角度來理解美國教會的分裂,並不意味著我們摒棄或淡化其他例如年齡、種族和政治影響等因素。相反地,它幫助我們看見更完整的圖像。例如,年長的一代通常比年輕的一代累積了更多財富;黨派立場也常與收入相關;美國白人/亞洲人的財富普遍高於其他族裔,而不同基督教教派的平均收入亦有顯著差異。

因為財富塑造了我們的社交圈。我們也許不願承認這一點,但研究一再顯示,財富會影響我們去哪間教會、與誰成為朋友、以及坐在我們教會位子旁的人是誰。如果我們只關注其他造成分裂的原因,財富就會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運作,對我們生活的每個部分造成無形的影響,最終成為一種無聲的危機。

值得慶幸的是,聖經和初代基督徒的指引至今依然有效:善用我們的財富,而且要儘快地善用。

累積大量的財富並不是給我們放縱自己的機會,讓我們去蓋更大的穀倉 (路加福音12:16-21),相反的,這對基督徒而言是一種責任,要求我們迅速投入服事鄰舍、慷慨施予。在新約裡的教會,我們看到富人與窮人並存,有些人資源豐富,有些人資源有限。富裕的人承擔著貧窮的人所沒有的責任。保羅特別點名並感謝那些願意開放家裡,接待教會聚會的人,因為正是這些人提供了使教會得以運作所需的資源——預備聚會的場所、傳道人及宣教士的生活費用等。

「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12:48)。正如盧雲神父 (Henri Nouwen) 在他一本少為人知的募款書籍中所寫,慷慨的金錢施予是捐贈者真實參與教會使命的一種方式。慷慨的心使金錢流向真正需要之處,不僅為了服事他人,更是為了避免財富對靈魂帶來嚴重的屬靈風險。

邁爾斯·溫次 (Myles Werntz)是《從孤立到群體:一個新的基督徒共同生活的願景 (From Isolation to Community: A Renewed Vision for Christian Life Together)》一書的作者。他在阿比林基督教大學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 任教。歡迎拜訪他的個人部落格Taking Off and Landing。
 



其他新聞快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訪美國長老教會 深化合作關係 (教會公報)
迎接雨水節氣 健康闖關助提升活力 (教會公報)
支持偏鄉醫療 彰基恆基聯手守護國境之南 (教會公報)
空中好撒瑪利亞人!英皇家前空軍老兵享壽103歲,一生用飛航宣揚愛 (基督教今日報)
「不要怕,只要信!」電影院裡的呼召,跨界讓「愛」成為台灣文化主流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