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7月14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堂會與職場非二分 應互相協作 黃國維:大使命是將割裂變成和平

(2025年04月0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採訪:麥嘉殷)【時代論壇訊】近年來,不少信徒在探索職場宣教。在早前一個聚會上,有信徒指出,大部份人認為堂會與職場互不相干,但其實兩者需要互相協作。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牧師則鼓勵大家需要悔改更新,因大使命是要將割裂變成和平。

前金融機構高級行政人員、浸信會執事關永盛20年前在職場開辦團契,不過他發現,教會與職場就好像兩條平衡線,很少交錯點,指縱然大家不認為聖俗必須二分,但這觀念仍在背後作祟。他又觀察到,「堂會以星期六、日及堂會的需要為中心,甚至可能(到一個地步)是以領袖和教牧的願望為中心」,憂慮堂會忽略信徒在生活面對的掙扎和張力。他引用舊約學者萊特(Christopher Wright)的說話,提醒基督徒需要在教會的四道牆外、在世界、在職場作鹽作光。他期望「『職場行者』在工作的地方進行全面救贖」,並且「讓信徒成為與世界不同的新族群」。

上市集團法務總監楊逸芝律師同意關永盛所指,教會和職場並非互不相干。她相信,上帝會期望職場和堂會能彼此需要,就像聖靈給各人不同恩賜,彼此互為肢體,故她期盼兩者能行前一步,收窄缺口。「職場和堂會,都是神的教會,是因應不同時代、環境和社群的需要,以不同的形態展現。」她指職場所展現的教會觀較單一,不像堂會有2000多年教會歷史;但職場信徒卻能堵塞大使命缺口,從而互相協作。她期望推行「職場運動」,有堂會領袖和牧者參與其中,更正信徒的迷思,在職場踐行信仰教導。

福音「向外傳」亦要「向內傳」

談及大使命,黃國維對此有新理解。他引用西一20,指基督的救贖是要將割裂變成和平。他又提到弗二17,指和平的福音是給外邦人和猶太人,因此,所有人都要悔改和更新,包括屬神的人。

黃國維形容,「福音需要『向外傳』,同時要『向內傳』」,舉例指在耶穌時代,猶太人認為罪人、稅吏、不守律法的人會被律法審判。但耶穌指,這些人不是沒有犯罪,但不會因他們的行為和職業跟上帝隔絕,他們都能成為神的兒女。若應用在今日職場,這可類比成:職場中的工作也是事奉,不應被分割出來。「原來教會不清楚那種對抗、割裂,(是不能)成就和平,而我們有很多慣性的割裂。若不處理它們,我們就無力走出去。」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則提醒,基督徒要避免二分,在建立堂會的同時,也要在社會和職場上作見證。他同意黃國維所指,福音向外傳之餘也需要向內傳,「這兩個絕對不是二選一,若福音不更新我們裡面,怎樣向外傳?若我們不向外傳,怎樣去發現我們需要福音的更新呢?」

信徒先做好本份 把握職場福音契機

有與會者問及,假若工作場所不允許談宗教,作為一般員工可如何帶來影響。關永盛提到自己多年前意外地獲上司邀請,在公司舉辦福音聚會。他鼓勵信徒先作好準備,迎接神安排的機會。黃國維認同,在職場傳福音確實有難度,但他認為「有信仰和無信仰會make a difference」,鼓勵作好基督徒本份。

在場亦有牧者問到,如何在堂會宣講信息牧養職場信徒。黃國維建議,講道中可至少加入一個職場相關的例子,另外亦可加強意識,例如在崇拜投影片使用社會、職場的圖片。此外,若牧者相信信徒是領受祝福和差遣後到職場服侍,黃國維指,可在家事報告為信徒禱告,而非在堂會辦「職場事工」。董家驊則認為,不同地區有不同職場文化,難有標準做法,但他期望不同國家的牧者、信徒、神學院能彼此交流。

是次「逆流・教會職場牧養新格局」講座,於3月15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行,約120人出席。
 


其他新聞快報
緬甸強震與內戰夾擊!教會被焚、牧者遇害 國際基督教團體緊急援助 (基督教論壇報)
芥菜種會與緬甸民間組織合作 關懷地震受災兒少及災後恢復 (基督教論壇報)
復活節講道中應摒棄的五個錯誤 (Christianity Today)
救助協會啟動緬甸震災兩階段救援計畫 先開設臨時安置中心收容孤兒與挖井取水 (網友/機構提供)
被斷章取義的「昌盛福音」經文 (Christianity Today)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