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王子恆高雄報導】4月13日下午,高雄中會北區舉行「棕樹主日聯合聖餐禮拜」,來自高北區的楠梓、右昌、德和、莒光、大社、光鹽、永新、援中、河堤共八間教會齊聚右昌教會敬拜中心。與會教會組成聯合詩班獻詩,並安排牧者輪流念讀聖經,帶領會眾思想耶穌道成肉身、與門徒遍行各地傳道、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受逼迫犧牲、復活做王的過程。禮拜由高雄中會大社教會牧師李金定司禮、退休牧師王武聰講道。
王武聰以「你如何回應耶穌受難的疼?」為題講道。他分別歸納出猶大、彼得、約翰各自三種不同「愛」耶穌的方式。猶大起初跟隨耶穌,是期待耶穌能與身為奮銳黨員的他一樣,用武力對付羅馬帝國;然而耶穌並非要做世界的王,而是要成為世人的救贖。因期待的不同而迫使他出賣了耶穌,然而在他內心,很可能始終不想讓耶穌受難,也因此他最後懊悔而自我結束生命。
王武聰認為,猶大對耶穌的態度從期待轉為以激烈手段強迫,是一種扭曲之愛。但他提醒,不管人有著多深重的罪過,上帝始終給予悔改的機會,就像耶穌知道猶大貪愛錢財,卻仍揀選他作為門徒、託付他管理財務的任務;直到受難的最後一刻,他仍在提醒並給予猶大悔改的機會。
王武聰引用福音書內容,點出彼得急於表現對耶穌的愛,例如彼得聽到耶穌預言受難將發生而勸阻到直言「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又例如他在受難前發下「即使其他的人都離棄你,我絕不離棄你!」的豪語、及在客西馬尼園為維護耶穌砍傷了士兵的行為。然而這樣看次忠貞的愛的關係,卻在耶穌受難後「三次不認主」中破滅。王武聰認為,彼得愛耶穌的方式是血氣的愛。
而約翰深信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因此無論何種景況,主的愛永遠不會改變,這使得他內心平靜安穩。事實上,約翰即是唯一一位愛耶穌到底的人。王武聰認為這是「單純相信以至毫無懼怕的愛」,亦即「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的真諦。
他總結,耶穌用同樣的愛對待這三位門徒,但三者回應的方式各異,他邀請與會者思想上帝的愛,並提出挑戰:「你願意以哪一種方式回應上帝的愛?」講道後由右昌教會陳見岳牧師主禮聖餐;代禱階段為各教會正進行中的修繕、建堂、社區宣教、事工推行等關心、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