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4月30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傳道AI峰會 探人工智慧神學

(2025年04月2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俞含編譯】4月8至10日,「傳道AI」(Missional AI)2025年高峰會於一體教會(One Community Church)普萊諾(Plano)校區舉辦,與會者來自30個國家,包括人工智慧(AI)專家、教會領袖、牧者,總計超過500人。研討會以「AI衝突:共同形塑未來」(AI Collision — Shaping the Future Together)為題,探討AI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來擴大「上帝國影響力」,也談論AI道德、神學、科技和教會角色。

其中一場小組討論題為「資料的香甜氣味:透過AI餵養聖經譯者的工作」(The Sweet Smell of Data: Fertilizing the Work of Bible Translators with AI),開發人員丹尼爾.威爾森(Daniel Wilson)和雅各.布洛克(Jacob Bullock)說明,使用AI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譯者,而是餵養他們。前者表示,神和聖靈會透過聖經譯者行使祂的意志,核心始終在於人類。後者則指出,AI有助於減輕翻譯辛勞,騰出更多人力資源來從事屬靈工作,不構成道德或神學困境。他們在峰會中揭露了創新的聖經翻譯技術,例如以離線AI裝置進行遠端翻譯,這讓宣教師得以在缺乏網路、安全或隱私的環境下翻譯聖經。

另一場主題演講中,Google DeepMind研究員張理查(Richard Zhang)探討基督徒如何在AI發展領域中行事,並以神學的角度來框定AI的推論進展。他強調,AI如今能以「思維鏈」進行推論並評估輸出內容,因此「推論革命」即將來臨。他相信,當推論成本變得更低廉,人們就不會再崇拜聰明人,反而會愈發渴求上帝。他坦言,AI會引發更深層的身分認同問題,甚至助長人性驕傲,但人們也能在困境中,發現自己身為基督徒的意義。

達拉斯神學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學研究助理教授約翰.戴爾(John Dyer)提醒,AI並非完全中立,因為當人類使用工具時,工具也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形塑人類,只要有新的技術出現,就需要新的紀律。對於AI是否能夠同理和表達人類情緒,他認為這不重要,但AI能夠展現不帶批判的關懷態度,表現得比幾乎所有人都還要優秀,因此人們應該從中學習。他引用約書亞記8章1節,以艾城(Ai)作為AI的雙關,開玩笑地呼籲與會者積極「奪回科技」,將其視為上帝的恩賜。(資料來源:Christian Post)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榮光幼稚園帶領「迷你飢餓體驗」 小手畫出最有愛的餐盤、傳遞希望! (基督教今日報)
歐洲突發大停電》極端氣候、缺電隱憂…引思「生命供電」系統當如何? (基督教今日報)
基督教團體聯合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 蕭如發對有教牧支持政策感難過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馬可樓新發現:錫安山聖經遺址隱藏銘文 透露古代朝聖者背景 (基督教論壇報)
失親,是需一生療癒的巨大黑洞!但愛與信仰不讓悲傷吞噬生命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