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新北報導】各大醫院都出現「護理師荒」,馬偕紀念醫院與台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攜手合作研發人工智慧(AI)護理車,以減輕護理師工作負擔;目前已研發至第二代,可自動跟人、遇到阻礙會立即停車並發出警鳴聲。第三代預計今年10月問世,屆時將可以語音輸入各項資料,減少護理師的文書處理工作量。目前的AI智慧護理車將在馬偕醫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臨床試用,待改良後將進一步推廣。
8月14日的AI智慧護理車發表會上,馬偕副院長陳裕仁致詞時坦言,現在護理師短缺,主因是工作量太大;尤其是推著護理車挨個病床替病患量血壓、換藥劑等,尤其是還要輸入病患住院相關資料,更加重他們的工作壓力。期望馬偕與台師大電機工程學系產學合作所研發的AI智慧護理車問世後,能減輕護理師的負擔。
這台AI智慧護理車是以NVIDIA Jetson Orin為基礎,整合機器視覺、語音辨識、自主移動導航與人機互動介面,打造端對端的智慧照護平台;具備自主導航、語音互動與AI分析能力,可透過觸控螢幕操作,讓護理師設定從護理站到病床等各種起、訖點,並依據內建地圖自主導航,無需工程師繪製複雜地圖,只需以「跟隨模式」引導就能跟著護理師走;且系統能自動記憶、再現路徑,即時偵測周遭障礙物和穩定剎車,以確保病人安全,大幅提升照護流程的便利性與即時性。
有鑑於護理師在護理站病歷重複記錄相當耗時,三代會改以語音輸入APP,護理師在巡房過程中,只需以語音輸入觀察紀錄,系統便可自動轉譯為文字並存檔;待回到護理站時運用APP可快速完成交班與資料確認。馬偕紀念醫院與台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合作團隊後續將蒐集更多臨床常用語彙,以建立AI語音資料集,強化語言辨識準確度和臨床實用性,運用在第三代的AI智慧護理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