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新北報導】8月14至17日在淡水聖本篤靈修中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各地大專學生中心合辦「大專夥伴靈修營」,20位大專工作者、教會牧長體驗避靜靈修,從默觀上帝創造的大自然到內在自由避靜。帶領的新竹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李志晟牧師表示,其實避靜不是天主教特有的靈修方式,早在宗教改革前就流傳下來。
李志晟說,新竹大專早在2004年就推動避靜靈修,過去對畢業生的祝福是舉辦畢業禮拜、送一本書,後來發現最好的禮物是教他們避靜靈修。當時請葉寶貴老師帶領,李志晟跟著操練默觀祈禱,直到2022年葉寶貴表達退休的想法,李志晟便在2023年表示想試著帶眾人進行初階避靜,再由葉寶貴帶進階的內在自由避靜。
李志晟說,從初階外觀大自然的避靜到進階內在自由避靜、進入自我生命核心,是從外到內、從淺到深清理心靈垃圾。擔任他人的靈修導師必須自己親身走過,但最終由上帝帶領、決定。他強調,避靜靈修是2世紀就存在的基督教靈修方法,可惜宗教改革後,新教廢除修院制度,導致眾人誤以為避靜是天主教特有的靈修方式。
李志晟表示,葉寶貴採用聖方濟、法蘭西斯的默觀祈禱,讓人學習在避靜中聽見上帝的聲音,這是回到祈禱的核心,尋求上帝的心意。恢復上帝在人身上彰顯的形象。人唯有靜下來,才有辦法進到自我內在生命的核心。這一切都是為了等候神,由神主動碰觸人,他澄清,這不是人自我的修行,而是全然由神親自成就。
大專夥伴靈修營總召、高雄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王唯喬牧師表示,四年前她參加避靜活動後,發現可以跟原本生活分離,停下腳步,對自我生命的檢視與調整很有幫助。一般生活有許多外在干擾讓人無法靜下來,但參加這樣的默觀避靜,可在分別為聖的安靜時刻,置身大自然省思情緒、感受、過往經驗,以及需要改變的地方,再進入內在自由避靜讓神親自動工,重新得力,她從中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