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Kingdom Life】首創繩索治療幫助學童 建立以人為本的服事

(2025年08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香港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偉倫博士(Benny Lam),為臨床心理學家,具備20多年臨床心理學經驗,曾於美國及香港多間醫院、監獄和大學從事有關心理輔導及教育工作,除此之外,Benny亦是教會牧師,具有多年教會開荒的經驗。在接受採訪時,Benny談及他如何踏上教會服事,以及心理輔導的歷程。

以服事人為中心

我在基督教家庭成長,我的爸爸是牧師,神學畢業後就在錦田開荒建立教會,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我接觸很多信仰知識, 1983年,我還未夠18歲,神呼召我入讀神學院。很多人認為我應該做牧者,但我沒有這個感動,後來神開路讓我去美國專攻心理學。我很喜歡這個領域,我知道是神放在我心裡的,我在美國一邊讀書、工作,以及開拓教會。我曾在監獄、精神病院等地方工作,這些經歷讓我更清楚看到人的軟弱和需要。後來神呼召我回到香港。當時我在美國已經有很好的生活,很多人問我為何要回來香港。我知道我要將所學的在香港應用,服事香港有需要的人。除了心理臨床輔導之外,神也繼續帶領我在教會開荒,做牧者的工作,看似涉獵很多範疇,但我知道所做的是很歸一的,向著同一方向,以服事人為中心。

首創繩索治療中心

在疫情期間,很多家庭出現「困獸斗」情況,家長求助無門,甚至有些家長出現輕生念頭。在那段時間,我和兩位弟兄Tony 和MARCO聊天時談到如何幫助這些家庭。Tony從事特殊教育很多年,而我當時正在研究腦神經的發展。聊天過程中,我們發現原來可以透過某一類型的治療,去幫助這些孩子,就是繩索。MARCO 是一位有名的繩索教練,專門從事不同拯救隊的培訓。他說,這種治療的操作不難,應該可以實行。我們摸索了一段時間,就設計了一套繩索治療方案。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細胞及神經元透過訓練會激發增生。而繩索治療能更快速地幫助孩子腦部細胞組織的連繫重新搭建,促進他們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達。

疫情期間,我們針對80-100個家庭進行嘗試,我們協助他們在家中安裝一套繩索工具,教導家長使用繩索治療為孩子進行訓練。我們見證到不少家庭的關係由緊張轉化為融洽,又得到很多家庭的正面反饋,包括看到孩子在眼神接觸和情感表達上有顯著進步、親子互動得到增進、家長情緒得到舒緩等。疫情之後,大家生活復常,我們就將繩索裝置從家中轉移到中心。去年11月,我們正式成立全球第一個繩索治療中心。小朋友開始來這裡接受治療。

透過文字帶來覺醒

近兩年神感動我,在這個時代,如果透過我的信仰,專業知識,還有人生經驗,轉化為文字,或許能引發人的共鳴和反思,甚至為讀者帶來醒覺。

我的寫作方向不一定是針對大事,而是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靈感,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我們有時太忙,認為有些小事過去就算了,其實是忽略了一些內在的感受和反應。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如果人能夠有醒覺,也就是反思,那麼人生就是在不斷進步中。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豐盛,我形容是精彩的生命,能夠每日去反思,有醒覺,當我們每日有進步,人生就會越來越精彩。

林偉倫博士(筆名:林木人)的專欄「活在當下」,透過對生活小事的觀察,以及人生感悟而撰寫的系列散文,帶出對心靈健康的關注,幫助人專注當下與主建立關係,更深刻去體驗主與我們生命每一刻的互動。

 


其他新聞快報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Christianity Today)
參與教會有幸福感 Z世代參與度仍最低 (台灣醒報)
教會成為希望的燈塔! 戰爭期間成千上萬烏克蘭人歸信基督 (基督教論壇報)
展望會培育青年志工軟實力 前往部落宣導防減災 (教會公報)
愛情限時批 書寫並分享愛的經驗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