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攝影:林倩恆)【時代論壇訊】一連7天的基督教聯合書展(下稱書展)於昨日(22日)揭幕。今年共有35個單位參展,書展籌委會主席馮肇熙指數量與去年相約。今屆書展迎來40週年,更首度有內地機構參加,展示聖經印刷工藝,冀讓參加者了解內地的聖經事工。開幕禮上,主講嘉賓、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李志剛談到實體書市場的未來,他認為實體書不會「滅亡」,但強調其角色必須轉變,並與數碼化共存,也要賦予讀者沉浸式體驗。
是次書展沿襲今年7月香港書展「基督教坊」的主題:「文字陪伴」。馮肇熙解釋,書展已成為文字事工的平台,過去連結著讀者與文字事工機構的心血作品,陪伴一代又一代信徒成長、裝備領袖,也陪伴著不同年代的牧者去服事。
除一如以往,書展會舉辦30多場分享活動、簽書會等,今年更增設4個主題活動,分別圍繞譯經、賞經、研經、讀經。馮肇熙說:「多年來,文字出版單位都是希望大家讀好聖經、認識聖經,更加能活出聖經,這是同業的核心。當然,談聖經可有許多角度,只是今次選取了這個4角度。」
至於今次書展與過往的最大分別,是首度有內地機構參與。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展示多款獨有聖經珍藏及首創全球最薄聖經紙的成品。馮肇熙介紹,從印刷量與廠房規模來看,他們是接近全球最大的聖經印刷廠,除了印刷聖經供內地信徒閱讀,現時許多香港信徒的聖經都由該公司印製。馮肇熙期望,透過展覽他們的成品,讓人了解上帝如何開展內地的聖經事工。
談到書展首日的人流,馮肇熙表示跟以往幾年相約,預計週末人流會較多。而今年的書展亦增設多項互動體驗,例如漆扇、拓印等。
書籍內容網上延伸 化作新學習經驗
至於開幕禮上,李志剛則以「實體書市場的未來」為題進行分享。他認為實體書不會「滅亡」,但其角色必須轉變。尤其在數碼化年代,他預期實用書或資訊類書籍會衰退。另一方面,以體驗為中心的書籍則會興起,透過感觀觸碰讓人有沉浸式閱讀體驗可深刻地將知識融化成感覺。此外,他指精裝版書籍仍有市場;當一些書籍成品具藝術價值,自會吸引人收藏,就如黑膠唱片一樣。
他又形容,實體書可以成為都市人數碼疲勞的避難所;皆因電子閱讀時往往會一心多用(multi-tasking),而閱讀實體書是則可令人專注,讓人進行數碼排毒。然而,他認為不能全然將數碼化排除,數碼與實體需捆綁式互動共存。「若書籍能貫穿網上數碼及實體,將書籍內容在網上延伸,變成新的學習經驗,(可)令學習旅程變得有趣味。」
第40屆基督教聯合書展
日期及時間:10月22日至27日(三至一)上午12時至晚上9時;
10月28日(二)上午9時至下午6時
地點: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禮堂
詳情:www.facebook.com/christianbook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