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中華基督教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和國際關懷協會合辦的「第一屆宣教祈禱特會」,十一月六日早上開始在林森南路禮拜堂(青西堂)舉行,有八十多位報名參加,其中多為差傳機構的同工。 林森南路禮拜堂李健長老代表致歡迎詞,他強調「祈禱比宣教更重要」,期勉與會者在兩天的培靈、專題和禱告中,拓展眼界心胸、擴張宣教異象,並求問上帝:「主啊!我當作什麼?」 第一堂的專題由美國國際關懷協會總主任邱志健牧師分享「禱告與宣教」,他說,宣教差傳是「捨」出去和「給」出去的,我們都知道福音要進中華,他以海外華人教會的立場來看,我們還要為福音「出」中華努力。 邱牧師說,台灣地區是靈裡被綑綁,大陸地區是宗教信仰不自由,都是需要福音的重要地方。 邱志健牧師說,宣教最需要的其實是禱告,禱告就是工作,他曾聽一位長輩說:「作工不禱告是驕傲,禱告不作工是懶惰。」禱告是神在工作,主的工人要常以為虧欠。 邱牧師勸勉在座的牧者,傳道人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祈禱要在傳道以先,祈禱工夫外人看不見,所以是最容易疏懶的。他說,禱告是與撒旦面對面,是激烈的屬靈爭戰,唯有神的話與禱告是爭戰的兵器。 邱牧師說,雖然明知禱告的重要,然而,在一般信徒的靈程中,禱告生活往往出現破口。為了教人學習禱告、享受禱告、作個禱告的人,於是有了「宣教祈禱團契」。 六年前,國際關懷協會在南加州舉辦第一屆「宣教祈禱營」,講員簡寧博士(多年為國際學園傳道會,全球禱告事工的負責人)幫助主工人了解「祈禱是宣教的根,宣教是祈禱的果」。 邱牧師舉了一些例子,從主耶穌對門徒的吩咐我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7-38),耶路撒冷教會的建立和大使命的展開(徒一12-15;二1-4、14;六4),安提阿教會差傳事工的開始(徒十三1-3),近代宣教歷史的見證(十八世紀莫拉維亞弟兄會的興起宣教、十九世紀中戴德生開始內地會及宋尚節博士等),在在都告訴我們,宣教這一場「搶救靈魂」的爭戰,是從祈禱爭戰開始的。他也說,祈禱不只是後方的支援,更是第一線的爭戰,所以「宣教勿忘祈禱,祈禱勿忘宣教!」 最後,邱志健牧師說,上帝給國際關懷協會一個負擔,就是華人教會的普世宣教,也能成為一把主所丟在地上的火,在全地點燃起來。求主點燃宣教祈禱的這把火,讓我們成為宣教祈禱的人,從禱告中觸摸上帝要我們的工作。此外,還要求問上帝:「主啊!你是誰?」這是得生命;「主啊!我當作什麼?」 是得使命。 (本次特會各堂信息報導,將於387期國度宣教版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