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林國彬:呈現「真我」抗衡社會文化

真誠群體的生死存亡?
(2010年03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生活在節奏急速的大都市中,實在容不下片刻的平靜來讓生命發聲,「真我」就逐漸被隱藏起來。由德慧文化主辦的「以書會友」聚會,邀請了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牧林國彬擔任講者,透過美國基督徒教育家Parker Palmer的著作Circle of Trust和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名著《團契生活》,分享如何呈現「真我」,以及「真誠群體」的意義。聚會已於三月十一日晚上舉行,大約有二十人參加。

不要只想著幫助別人

林國彬表示,Parker Palmer形容「真我」是一隻野獸,有強大的爆發力,但同時卻很害羞,不會隨便呈現出來。他續說,我們身處的不同群體都是「假群體」,都是在尋求「親密感」、「妥協」及「實用」,並不能呈現「真我」。例如在教會群體中,信徒關心的是有沒有人會主動接觸他、關懷他;在公民群體中,民眾傾向以投票的方式達致妥協;在市場的群體中,商人則講求實用及工具性。

所謂「真誠群體」,是一個群體透過實踐Circle of Trust來呈現「真我」。林國彬引述Parker Palmer對Circle of Trust的定義,是指兩個或以上的人,一起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使個人的「真我」藉以呈現出來。但必須遵守一個規矩:在與對方溝通時,我們不能常抱著「要幫助人」的想法,但相反也不能因害怕侵入了對方的自我界限而將「真我」隱藏。

問誠實和開放的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做甚麼呢?Parker Palmer在書中指出,要細心「聆聽」分享者的心聲,並「講自己的真理」,即是只說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去評論分享者的想法,且要「問誠實和開放的問題」,還要「安靜與歡笑」。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問誠實和開放的問題」,以幫助我們認識真我。林國彬解釋,「誠實」是指發問者不知道該問題的答案;「開放」是指該問題能啟發對方有更廣闊的思考。Circle of Trust強調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分享者可以選擇說出來,或是只在心裡回答,因為問問題的用意不是去滿足發問者的欲望,而是啟發分享者更深入地思考。

林國彬表示:「我們不能單靠自己一人讓『真我』呈現,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自欺,不肯面對『真我』,有時即使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也不會去做。」他又指出,要營造這個「安全的空間」,除了人的元素以外,不能忽略一個「第三者」,這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詩,一段音樂,也可以是任何物件。

在現代城市的大氣候文化下,林國彬承認,香港教會難以抗衡其講求效率、實用的文化,不免會淪為「假群體」:「雖然教會是一個『醫治』的地方,但是大部分信徒都不會將自己的痛苦問題帶入教會。」他補充說,唯一的出路是「站在悲劇的間距之中」,既不使用強硬的方法迫使別人,也不使用讓步或妥協的方式,而是先由個人做起,透過呈現「真我」來抗衡社會文化。

 


其他新聞快報
神學行旅.趙崇明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十字架視為廣告物爭議 高雄愛加倍靈糧堂與管委會訴訟 (基督教論壇報)
祭祖與孝道 葉明翰:教會引導民眾找到永生 (基督教論壇報)
國際鋼琴家仙杜拉來台 為貧寒學生義演 (台灣國度復興報)
飛兒樂團成員 在娛樂界見證基督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