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基督徒抗暖聯盟為嚮應「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於三月廿七日晚在遮打花園舉辦「327燭光崇拜」,以關懷全球氣候暖化問題,約有一百人參加。活動由飄流製作及動物地球策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及《時代論壇》協辦。
將思想化成行動
建道神學院聖經研究系助理教授張雲開於證道時表示,氣候公義是全球關注的議題,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空氣和水都是大家共享的,不像國界能劃分界線,所有人都是蓋著同一張『大氣被』,若有人破壞它,我們也會輾轉受到影響。」因此,只有我們自己察覺到是不足夠的,還要影響和說服其他「仍未看見」的人正視此問題。
他引用了「不義的管家」的比喻,指世界之子尚且懂得為自己的將來作打算,光明之子就更需要聰明智慧,做一個對主忠心的管家,實踐真理。「當我們照著真理去做事,常常都會遇到阻礙,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願意付上代價的心。」他強調,我們不能只有關心氣候問題的思想而沒有行動,「假如光明之子只有思想而不去行動,就不能發出光芒。唯有將思想化成行動,才能照亮他人。」
實踐減耗資源
張雲開表示現代人消費時,不再思考是否「需要」的問題,而是基於對該物品的「欲望」。他批評現代人不僅是「消費者」,更是「消耗者」,在尚未完全耗盡產品的資源時,就會隨著潮流轉變而更換最新的型號,造成大量浪費。他建議我們要為未來計劃,思考和實踐應如何改變現有使用資源的方式,以及怎樣處理用完的物品,並找出可行的新方法減少耗用資源,例如作為消費者,可選擇循環再用產品;若是生產商,則考慮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生產過程等。
期間,中環主要大廈都關上燈,參與者則點燃燭光,並在基督教善樂堂音樂團隊「善樂之聲」帶領下,默想短歌,進入寧靜。然後由主辦單位古斌和張婉雯交錯讀出好撒瑪利亞人的經文和關乎氣候災禍的新聞,再由環保藝術人戴秀慧分享她早幾年創作的短歌,記念石油戰爭造成的生靈塗炭。
崇拜的後半部,是九龍祐寧堂主任牧師王美鳳牧師及聖公會基愛堂主任馮智活牧師帶領聖餐禮式,一個接一個的來賓排成兩行,趨前領受聖餐或祝福。在聖餐禮期間,燈光重新亮起。最後,由基督教善樂堂牧師林國璋牧師作祝福禮,並由王美鳳牧師作差遣禮作結。大會希望,燭光崇拜只是一個起點,最終信徒對氣候公義的關懷,能重塑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
參加燭光崇拜的胡太認為,關心氣候問題是社會公民的責任,並應該從教育做起。平日她會將垃圾分類,透過行動來教育孩子保護環境的訊息。另外,從事服務行業的呂小姐,當晚與朋友一同參加燭光崇拜:「如果留在家中,我會很容易受到誘惑,例如玩電腦、看電視等,因而沒有參與熄燈。」她認為這次燭光崇拜很特別,讓她接觸到更多氣候問題的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