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劉劍玲:我們需要快樂地抗爭

「活在下一次社運前」
(2010年09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電視新聞看見的社會運動報導,不乏肢體衝突畫面,但還有其他更豐富的面貌嗎?「活在下一次社運前」基督徒對談分享會,就請來三位基督徒分享參與社會運動的淵源,以及在其中的信仰體驗。三位嘉賓包括有「維園阿哥」之稱的「星屑醫生」歐陽英傑、以攝影記下遊行集會眾生相的曾志浩、有分組織反高鐵「苦行」的基督徒學生運動執行幹事劉劍玲。聚會於九月九日晚假基道書樓舉行,由深井靈光堂余振雄傳道主持,約三十人出席。

曾志浩由一月立法會外的反高鐵集會開始,親身走到現場攝影作紀錄,並在facebook分享作品。他坦言在反高鐵集會的時候,雖然他不太了解事件始末,但也關心這件大事便帶著相機到場了解,「我親眼看見的境像,跟大眾傳媒報道的衝突場面很不同。」他鏡頭下的社會運動集會,有憂心忡忡的菜園村老人家、默默俯伏在地上的小孩子、在高鐵撥款通過當晚抱著兒子流淚的母親──聚會當晚她也在場:「我參與的不要說是否社會運動,而是本著愛心去行事。」

劉劍玲在立會反高鐵集會,跟一班基督徒學生運動的成員,身穿詩班袍,手執麥子,每廿六步俯伏地上,跟人群一起繞著立法會苦行,「之前的五區苦行沒有參與很多(一班青年在高鐵經過的五大地區苦行,用四天時間由新界東走到立法會門外)。但一開始參與苦行,便深深感動了。」當時她跟同伴很希望可以用基督徒身分苦行,便想到舉著十架苦行,於是知會大會,「反而大會向我們提議,不如動作改成肩負十字架。就這樣,肩上的十字架的苦難意義,便融入了現場氣氛。」她回味在苦行中享受到掏空的寧靜,也享受到跟上帝的親密時間。

歐陽英傑積極的政治參與,始於去年教會的歲終感恩會埋下種子:「當時我想,神的恩典十分充足,也來得自然,所以便問有甚麼可以事奉主。然後上帝就打開了一道又一道門。」他由參與集會、在網絡廣傳各樣社運資訊開始,成為活躍人物。在反政改集會,他組成社運醫療小組,保護參與集會市民的人身安全,也憑著專業知識,反對校園驗毒計劃。

提到教會肢體對參與社運會友的看法,歐陽英傑指自己關注教會中異見者的發言機會,有時會被認為把社運一套帶進教會,有損「和諧」。曾志浩指社會和諧之風,令黑白混淆,耗損公義。他又指有些爭議性社會議題,很難在正式的聚會提起。不過曾志豪的團契聚會會預留沒有週會安排的時間,於是他們會便定期互相造訪,討論社會課題。

劉劍玲講述她在社會運動中的信仰體驗:「常喜樂在社會運動中原來意義重大。對抗不公義的過程十分漫長,不能單靠怒火和恐懼驅動,我們需要快樂地抗爭。」在思考社會運動中,她跟同伴在研經時重新發現愛仇敵的訓示,「並不是指有人傷害了很多人也不追究,而是自己去免除別人的債,原諒跟自己一樣貧困的人,跟他們團結。」

宣傳圖
 


其他新聞快報
印教會憂英聯邦運動會讓窮人受損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印尼總統下令調查攻擊基督徒事件 (中時電子報)
啟發課程進階培訓 帶動傳福音生活化更新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南以琳書房開幕 99.9.9歡度猶太新年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宗教教育空間與「活的傳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toyumi

,「並不是指有人傷害了很多人也不追究,而是自己去免除別人的債,原諒跟自己一樣貧困的人,跟他們團結。」

發言日期:201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