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小人物改變家庭 學習回轉向神

記者陳冠勳台北報導
(2010年10月1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台北研經培靈籌備會主辦的「2010台北研經培靈會」,十月五至七日於台北衛理堂舉行。晚上培靈會,由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寇紹恩牧師分享。
 五日的晚上,寇牧師分享「從一個小人物看對『家庭』有影響力的生命」,引用路得記一章1-22節。他說,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就好像現今社會面對婚姻觀、道德觀,許多人抱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離神的心意越來越遠,因而失去了神的祝福。
 他說,在當時有一個家庭的主人名叫以利米勒,原意是「神是王」,但此人卻自己做王,不敬畏神,在伯利恆地遭遇飢荒時,帶著一家大小往摩押地去,以為換個地方就會蒙福,結果以利米勒與二個兒子都死在摩押地,留下他的妻子拿俄米與二個媳婦。寇牧師說,很多時候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土地,而是土地上的人,如果人無法解決自身生命的問題,不管換多少地方,這問題都會存在著。
 他說,讓這個家庭改變的因素,在於拿俄米做了一個回歸神的正確決定,就是回到伯利恆地,並且她與媳婦路得兩個人,從律法上的婆媳關係,改變成為母女關係,拿俄米真心的疼愛路得,讓這個原本走頭無路的家族,後來進入彌賽亞的族系。
 寇牧師說,人在任何層面上都需要神,唯有勇敢回到神面前才有出路。他鼓勵大家,跟神的關係要從律法進到愛的關係中,因為神的愛可以給人最大的力量。
(2010.10.8 國度復興報發佈)
 


其他新聞快報
輔大校訓十字架 很不一樣 (中時電子報)
出席祈禱早餐會 總統:為建國百年祈禱 (中時電子報)
天韻北美音樂佈道會 打動五千會眾的心 (台灣國度復興報)
教會建造的神學省思 周功和的不成功神學 (台灣國度復興報)
跨越宗派藩籬 歡慶國家百年之禧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toyumi

寇牧師說,人在任何層面上都需要神,唯有勇敢回到神面前才有出路。
他鼓勵大家,跟神的關係要從律法進到愛的關係中,
因為神的愛可以給人最大的力量。


發言日期: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