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自一九八一年開始,十月十六日被選定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期望喚起全世界對糧食發展和農業生產的重視,並一起面對全球糧食短缺的問題,消弭飢餓與營養不良。 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FAO)九月十四日表示,由於經濟復甦及糧價回落,估計今年全球飢餓人口比二○○九年的10.2億人稍緩,減少近一億人,降至9.25億人,是十五年來首見提升。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仍憂心表示,每六秒鐘就有一個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他說,這是一個「絕對不能接受」的數字。而面對二○○○年所訂定的千禧年發展目標,期望在二○一五年全球飢餓人口比例減半的目標,仍很遙遠。 台灣世界展望會針對糧荒較嚴重的國家,尼日、辛巴威、肯亞、北蘇丹、史瓦濟蘭、尚比亞等國家,進行糧食發放、營養餵食計畫,並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協助推動社區建設,以搶救飢餓生命。 糧食不足帶來飢餓問題,更導致孩子嚴重營養不良,抵抗力弱且容易罹患疾病並嚴重影響兒童的成長發展和智力發展,更不易活過五歲生日。 根據世界展望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及世界糧食計畫署(WFP)最近所做的調查報告,有太多像吉妮特這樣的孩子。目前盧安達的兒童估計有52%生長停滯、18%體重不足、3.2%重度營養不良。報告並指出如果情況再不改善的話,盧安達從二○○九年至二○一二年之間將有四至五萬名兒童死亡。 不只盧安達有這樣的問題,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全球有多達兩億個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1.3億名兒童體重不足,廿四個國家佔了全球兒童生長停滯人數的80%,此外新生兒死亡人數的60%是因為出生體重過輕。 阿富汗是兒童生長停滯比率最高的國家,但是印度因為人口眾多,是世界上兒童身高過低人數最多的國家,幾乎有7億兒童身高過低。在有些國家,如阿富汗、葉門、瓜地馬拉,超過一半的五歲以下兒童有生長停滯的問題,在盧安達則51%的兒童都有這樣的問題。研究報告也指出,營養不良可能導致一生的健康與發展問題。營養不良的媽媽會生出營養不良的嬰兒,因此生長停滯就變成延續好幾代的問題。 因此,自二○○九年十一月開始,世界展望會在全球一百個國家倡導「兒童健康•立刻行動」(Child Health Now),這個活動預計將為期五年,呼籲各界一同關注重視五歲以下兒童健康,並提出呼籲各國政府將一些諸如肥皂洗手、攝取充足營養、使用蚊帳等可以救命的措施,列為施政的優先重點,一起幫助兒童活過五歲生日。 (2010.10.14 國度復興報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