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不滿教會領袖護扁 李登輝再修神學

(2009年04月0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中時電子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原本卸任後想當講道牧師的前總統李登輝,最近當學生去了。高齡八十六歲的他,現在每周都到陽明山上的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報到,研究起宗教改革課程。至於他修讀神學的原因,竟是不滿部分教會領袖不能明辨是非、堅持公義,而部分領袖至今還一味護扁,這是他重讀神學其中一個因素。
二○○五年三月台神授與李登輝榮譽博士學位,經過四年,李登輝與台神再次結緣,本學期開始修讀牧師林鴻信開授的「改革宗神學傳統」課程,重拾學生生涯。校方表示,因該課程每周都有不同研討主題,屬於「高級班」,要進入該班需有牧師推薦,也不開放給非基督徒。此班約卅多人,每周二上午上課。

堅持公義 研究宗教改革

李登輝這號大人物前來上課,校方是否感到驚訝?校方只說,李登輝純粹是對信仰上有疑問,而想來學習,另對於李登輝在課堂上的互動情形,校方則低調避談。

然而,促使李登輝修讀神學的動力為何?三月份的「教會公報」專訪中曾提到,李登輝認為「因信稱義」,是改革宗很重要的觀念,他花很多時間思考因信稱義,他想問現在的教會:「到底信什麼?什麼才是義?」如果教會領袖失去公義,不知是非,那麼怎麼向人傳達「因信稱義」?

所以李登輝雖對教會從事心靈改革表示肯定,但覺得教會領袖還要「多加把勁」,要能「堅持公義、認清是非黑白」;此外,他也認為台灣人缺乏宗教心,但若沒有信仰,就不會有是非與公義的觀念。因此,他深覺自己有必要對改革宗的思想與信仰傳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學期結束後 將提出反思

知情人士補充,教會領袖不能明辨是非公義,固然是李登輝修讀神學的原因,但有些領袖至今還一味保護前總統陳水扁,也是一個讓李登輝覺得教會確實有改革空間的因素。

對此,校方僅表示,改革宗的精神即「繼續改革中的神學」,而身為入世的基督徒,本就該走進社會、人群、關心政治,替弱勢發聲,「但當做錯的時候,也要適時站出來說,不能一味偏頗。」

近李人士透露,等這學期結束後,李登輝會與長老教會分享心得,並提出反思;也說,李登輝是個認真求教的好學生,上課總是列為每周最優先行程,而且每堂必到,也常自己找資料研讀;而李最近還常去教會證道,連八十人以下的小教會都會去。
 
本網符合中時電子報非營利授權,新聞轉載規範。詳情請看這裡


其他新聞快報
戴紹曾牧師安息禮拜城浸舉行座無虛席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十學者及社福人士五月研探家庭友善政策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梵蒂岡 批評 中國打擊地下教會活動 (台灣聖經網)
民俗遇到信仰:清明掃墓的真理教導 (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蕭壽華細說「聖靈與牧養」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